這對百姓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儘可能的保護自己的財產。
關於這一點,所有人都沒有異議,但是,卻都沒抱多大希望。
看完後,李儒問道:“陛下,百姓們會把自己的錢存到銀行嗎?”
朱儒深吸了口氣,道:“反正我覺得,如果是我,我不會輕易的將自己的錢,交給國家,萬一國家不給我了,那我不是白忙活了?”
“對對對,現在的人啊,尤其是那些有錢的,錢比命都金貴,他們寧願在自家後院挖個坑埋錢,也不會將錢交給別人。”陳宮說道。
“照你們這麼說,我這銀行是徹底開展不起來了?”洪南問道。
賈詡想了想,道:“也不是開展不起來,如果陛下能下道聖旨,說明緣由,我相信憑陛下的聲望,百姓們會幫這個忙。”
“什麼意思?”洪南問道。
賈詡道:“陛下只在銀行制度中說,這是為百姓好,但百姓們不明白啊,他們心裡恐怕都想著,錢財自己保管就行了,就不給國家添亂了,再說,錢在自己手裡拿著也放心啊,他們完全不明白,此舉對晉國來說,是多麼重要。如果陛下在聖旨中說,是因為晉國沒錢了,才向百姓借錢,百姓們看在陛下一貫英明的份上,許大多數人都會拿出自己手裡的錢,不為別的,就實實在在的想幫助陛下。就跟外敵入侵一樣,相信百姓們都不會推遲...。”
李儒道:“文和,你說的這點,也是不可取,如果說國家沒錢了,百姓們能放心大膽的將錢交給我們嗎?他們會擔心,我們能不能將錢還給他們。”
“文優此言,正是我之所想啊!”
洪南道:“我這麼做,實是為了百姓好,他們有什麼想不明白的呢?就像上一次大會戰,袁譚不知道從冀州拿走了多少錢財,如果他們存入銀行,不就沒那會事了嗎?還有,百姓們如果死去,他們存入銀行的錢,也將列為國有資產,用以撫卹其他有功、或受傷的將士。”
“如果明著跟百姓說,國家因為沒錢,才向他們借錢,那些感恩戴德的,自然會慷慨依附,可那些存有私心的,就更加緊緊的拽住自己的錢,誰也別想拿走一分。”
“在此,我鄭重重申一遍,晉國錢銀短缺的事,誰也不許說出去,否則,自軍機處以下,六部以上官員,全部嚴懲!尤其是你們!”
“是。”眾人應答。
賈詡擔憂的道:“可是,臣擔心陛下此舉,怕拿不到錢吧?”
“為何?”
“陛下請想,現在是亂世,錢就是命,百姓們誰願意將命交出來啊,而且剛才朱大人也說了,百姓們會有顧慮,擔心錢上繳到了國家,國家還會不會還給他們。”
洪南拍了下桌子,怒道:“行了,我今天叫你們來,不是跟你們商量的。”
“陳琳。”
“臣在。”陳琳出列。
洪南道:“你們文賢閣報社,立即刊登出報紙,將我剛才說的,及銀行政策,告訴百姓,同時安插錦衣衛細作,廣佈在百姓當中,我要先看看百姓們的反應。”
“是。”
“其餘的,六部、軍機處,當配合報社行動,不得有誤。”
此話,可不像是商量的口吻了,而是命令,賈詡、陳宮、李儒等,都無話可說,不過,眾人對洪南推出的這項政策,都沒有信心。
誰都不是傻子,他們只想想便知道,想讓老百姓拿錢出來,比從老虎嘴裡拔牙還困難。
將所有人都轟走,洪南端起茶喝了一大口。
“這些人,簡直是沒有半點見識,我就不信,都不願意將錢存進銀行?難道我晉國的信譽就如此之差?”
對眾人說的,洪南其實早已經想到過,這也是他為什麼要提前建立報社的願意,就是要在百姓中掀起一股浪潮,用輿論的攻勢影響百姓。
經過前半個月以來的報紙穿越,洪南相信,百姓們應該知曉大勢,對晉國是十分信賴的,存錢之舉,應問題不大。
(本章完)
喜歡帶著外掛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外掛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