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不怕人知道。”
洪南說道:“我晉國,要想強盛,就必須政策透明化,讓百姓知道,我晉國朝廷,是光明正大的。再說,我的政策,都是為百姓好,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呢?”
“可是,這對陛下又有什麼好處呢?臣實在費解。”陳琳仍然不懂。
洪南道:“我給你舉個例子吧,如果,我現在下令,給全國的老百姓,每個人都發一文錢,你們將這篇文章刊登出來,發到百姓手上,百姓們知道後,如果他們沒有得到錢,就會向上級反應。我便會派人去查。如果地方發生了水患,我朝廷播銀百萬兩,用於賑災,可百姓沒有得到糧食,他們在看到報紙後,也會層層上告,我就會派人查清內幕。你們的報紙,從這個角度講,就是揭露爭相,為百姓說話,謀取福利。同時,這些報紙發出去後,其他地區,如豫州、兗州、荊州、益州,這些地方的老百姓看到,也會讓他們心向晉國,這對我們以後攻取敵人州郡,將得到不可估計的好處。除此外,你們文賢閣報社,應當與錦衣衛隨時取得聯絡,獲取全面的訊息;揭露敵人的醜陋面貌,譬如,曹操曾殺害過自己的伯父,劉備冒充皇叔,孫權殺了自己的哥哥...這些,也都可編撰到報紙上,傳閱給百姓們看...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似乎有些明白了...。”陳琳笑了笑,道:“實在沒想到,一張小小的報紙,還有這麼大的作用,真抵得上百萬雄師啊!”
“陛下之頭腦,臣萬萬不及!”
洪南點頭道:“還有呢,你們報社,還應該成立記者群,採訪各級官吏、大到一品將軍,小到七品縣令、小老百姓,都可以採訪,採訪的內容,也可寫到報紙上。這可以讓百姓們,更全面的瞭解我們的官員,揭露貪汙腐敗。對籠絡人心很有好處。”
“陛下,這恐怕很難實現吧?”
“怎麼了?”
陳琳道:“陛下請想啊,我文賢閣記者,並沒有官職,採訪小老百姓還好說,如想採訪各級官吏,必會受到層層阻攔。”
洪南道:“你放心,沒有人會阻攔你,我會下旨,文賢閣的記者,是受晉國法律保護的,無論是誰,無論是何身份,在何時何地,都必須接受採訪,你們記者,想去哪便去哪,誰也不可阻攔,否則,便是妨礙公務,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當然,以上我說的這些,都是我對報社以後的發展、前途的一些想法,暫時還做不到這些,因為你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請陛下吩咐。”
洪南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陳琳,現如今,你的文章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西涼等地也在不斷的傳閱,繼而會發放到冀州、幷州、幽州。在這之後,你要再寫幾篇文章,讓百姓們更加全面的瞭解晉國。十五日後,我會下旨,建立晉國人民銀行,讓百姓們都將手上的銀兩,都存到銀行裡來,關於銀行的制度,我還在擬定當中,待擬定好了,再告訴你,由你刊登報紙,傳閱百姓。”
銀行兩個字,又是個新名詞,陳琳感覺非常的苦惱,完全聽不懂洪南的話。但有一點他似乎明白了,洪南是要向百姓借錢啊,讓百姓將錢都交給晉國,這可是大事,為晉國計,他不得不上奏。
“陛下,可否聽微臣一言。”
“說。”
“陛下此舉,似乎是在玩火啊。”
“哦?怎麼講?”
陳琳道:“陛下對百姓的政策,一貫是不獲取一針一線,為百姓的利益而戰,而如今,卻讓百姓將錢交給國家,似有打劫之嫌,或許陛下是遇到困難了,沒有資金週轉,但此舉,絕非上策啊。”
洪南苦笑:“你啊,還是沒明白。沒有關係,等過幾天,我建立銀行的政策出來了,你再看,我保證,你不但不會反對,還會大力的支援我。”
洪南站起身,說道:“我就不留你了,你迴文賢閣吧,把後面的工作做好,等待我銀行的建立。”
“好吧,臣遵旨。”
看到洪南這麼有自信,作為下臣,陳琳也不好多說,只得拭目以待。
銀行之事,陳琳並沒有跟其他人說,連文賢閣的同窗,也都不甚瞭解,目前只有洪南、陳琳兩人知道。陳琳回去後,立即將後面的文章寫了出來。
按照洪南的吩咐,將在十五日後建立銀行,那他這些文章,必須每隔三日,便發出去一份。
陳琳沒讓洪南失望,在接下來的五篇文章當中,都著重寫出了晉國對百姓的態度,軍事、民生、各地駐軍的情況,全面表現了晉國的強大、穩定,不可侵犯的神聖地位。
這一日,洪南將擬定好的銀行制度,印刷了出來,彙整合一本書。
同時,召集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賈詡、戶部尚書陳宮、工部尚書朱儒、吏部尚書李儒、文賢閣報社總編輯陳琳等,來到御書房。
銀行制度匯總,小冊子人手一份。
銀行制度中表明,為了百姓們的財產安全著想,百姓們除了平日裡應有的用度,多餘的錢,應該存入晉國人民銀行,由國家保護。存入銀行的錢,百姓隨時可以取出,而且將得到百分之一的利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裡舉個例,比如,袁譚攻佔了冀州,百姓們死的死,傷的傷,但只要人活下來了,逃到其他地方,就可前往其他地方的銀行,提取自己以前存進去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