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羅百濟是跟風,這句高麗作為頭一個,還是很值得表揚的。
幾年前還特意派使臣來大秦商量了一下,句高麗王李相宇有一獨女,名叫李妍秀,長得也好看,才學也好,總之好倒不能再好了,過兩年等贏夫及冠,就送入宮為妃。
這又不是什麼大事,內閣跟太后一商量,就定下來了。
可是這李相宇有個兄弟,首陽大君李宰政。據說這李宰政武藝超群,善於用兵。少年時期便曾帶兵多次與新羅百濟交戰,從無敗績,曾經被人認為是當之無愧的下任句高麗王。
可是正因為太過出色,而導致老句高麗王對於這個二兒子十分提防,反而更疼愛忠厚老實的大兒子,大兒子雖然不怎麼出色,卻勝在老成持重。總之最終首陽大君沒有當上句高麗王。
反正也不知怎麼的,倆人就鬧掰了。
原本首陽大君出於對父親的尊重,在李相宇繼位之後,也一直中規中矩,有事就辦事,沒事就打打獵在家喝喝酒啥的。
跟靠山王在大秦的地位倒是有些相像。
可是朝中一向對於李相宇略有微詞,對他屁顛屁顛的派人跑去大秦稱臣一事頗有爭議。
尤其是首陽大君這一系。到後來慢慢發展,也不知怎麼的,據說是首陽大君跟李相宇大吵了一架,首陽大君斥責李相宇軟弱,李相宇說自己如此就是為了防止首陽大君造反。
反正首陽大君就真的造反了。所以就有了這五百護衛護送李妍秀來大秦求援的一幕。
“打,必須要打。”勤政殿內楊孝嚴順手摔了手上的摺子,這是楊蒼上的摺子,講的就是句高麗政變一事。
因為公主李研秀是逃來的,所以楊蒼得道的情報稍微要晚一點,可是李研秀一行進入大秦境內後就沒必要逃命似的趕路了,所以這摺子到的要比李研秀早一些。
“王爺三思。”王景隆皺著眉頭說道:“與突厥一戰,我軍....我軍慘勝,河東重騎損失嚴重,國庫空虛,無力再支撐一次戰爭,更何況這次王爺說的是討伐整整一個國家。”
“皇上,臣也覺得要打,不僅要打,臣還請皇上准許臣也參戰。”白衣文士端坐在書案邊上精神抖擻的抱拳說道。
這精神頭絕對來自於一天未能飲酒的亢奮,跟人快死了的時候迴光返照是一個道理。
“李侍讀,注意你的身份。”嚴淮皺著眉頭不滿的說道。
“嚴大人!李白此生遺憾,便是未能建功沙場,此次既是為了皇上顏面,也是為了我大秦顏面,李白認為!當戰!”李白抱拳義正言辭的說道,到底是為了嘴上說的大義,還是因為喝不上酒想找個藉口開溜,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楊孝嚴覺得這廝是因為喝不上酒,想讓嚴淮趕他走。
眯著眼睛看了一眼李白,李白倒是目光毫不躲閃。其實楊孝嚴還蠻喜歡這個李白的,原以為會是個讓自己不順眼到極致的傢伙,沒想到進宮以來倒是頗討自己歡心。
喜歡世子殿下你坑我請大家收藏:()世子殿下你坑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