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澤將野豬肉撈出冷水下鍋。
等水燒開加鹽,撇去煮出的血沫狗撈出野豬肉瀝乾水分,用藤蔓綁起來跟其他風乾肉一樣掛在柴房。
柴房就是一個沒有牆壁只有樹葉做房頂用來儲存乾柴的地方。
更加精緻的柴火棚罷了。
風乾肉先前全都掛在柴房。
現在木屋已經建好了。
蕭澤打算忙完以後再把所有風乾肉都轉移到木屋的房樑上去。
省的時不時被鳥啃上一口。
罐裝的醃肉也堆在木屋的角落裡。
重要的食物儲存在身邊才放心。
生活漸漸好起來了。
肉不缺,水不缺,還有房子住。
蕭澤很滿意現狀,也安於現狀。
但他不知道的是物極必反。
長期待在熟悉的環境中,人總是會嚮往外面的世界,而這只是時間問題,要麼就是沒有能力。
蕭澤處理完野豬肉後把髒了的陶桶放在一邊,打算有空去海邊再洗。
淡水雖然不缺,但不能浪費淡水。
畢竟過濾、消毒也要花費精力。
蕭澤坐在地上歇息了幾分鐘後。
開始轉移柴房裡的風乾肉以及大量裝著野雞、野兔肉的陶罐。
他想了想還是把陶罐放在了門口。
木屋裡面他打算做兩個火爐。
溫度太高哪怕是醃肉也容易變質。
房簷可以遮擋太陽,夜晚寒冷。
所以陶罐放在木屋外邊也沒事。
蕭澤看了眼時間,現在才四點鐘,於是他打算收集泥巴石塊建造火爐了,但他看錶的時候突然想到要是沈珞寧的腕錶沒電了怎麼辦?
時間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失去了時間觀念是一種煎熬。
蕭澤打算明天就對照手錶製作一個簡易的日晷,再好好休息一日。
他將一塊如同磨盤般的厚石板滾到木屋門口放平,費盡力氣才在中間鑿了一個可以插進去木棍的深坑。
休息片刻後。
蕭澤收集好泥土和石塊。
然後回到木屋建造火爐。
火爐的結構不難做。
鍋口、加柴口、煙囪口。
蕭澤早就在牆上就留好了洞,左邊火爐建好以後他就走出了木屋,泥巴拌碎草在煙囪口往外延伸出一段距離。
再向上不斷加長煙囪。
熱顆粒會上升。
煙囪自然越長越好。
蕭澤怕自己的手藝不行,提前砸了一根木樁在煙囪下方以防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