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繼堂應命上前拿起了木棍,先點向了雲貴、湘桂一帶。
“這三年本朝改土歸流成效頗大,陛下命我將大批土司兵和各地苗人打散重編,以他們為主建立了兩個師,合計有三萬餘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今這些人已經訓了兩年,主要訓練的是山地、叢林和沼澤地區的作戰專案。”
“而這兩個師的主要假想敵就是安南等國。”
孟繼堂回憶了一下自己所記的內容,把木棍再次指向了沙盤上安南所在的位置,介紹起了安南的國力、兵力和地形要害。
張守言對於這些是早就熟了的,他心頭閃過的卻是安南這兩百年來的奇葩歷史。
自前明從安南撤出後,安南黎朝建立。可惜此國不得天顧,立國之後幾乎一刻不得安寧。首代國主之後,接連都是幼主登位權臣不斷。
安南各地軍閥混戰,便是古之三國也遠不及之。不過一個三百多萬人口的小國,幾乎遍地都是軍閥。
尤其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與漢末董卓入京的往事幾乎如出一轍。
一百年前,安南出了個叫陳真的軍閥,打遍全國無敵手,安南“皇帝”召其入京鎮壓天下。
結果沒多久又因為忌憚此人的無禮跋扈,將其騙入宮中處死。三國何進:咦,這幕我熟......。)
陳真一死,他的幾個部將立即造反洗劫了升龍府,安南“皇帝”被迫出逃,投奔別的軍閥。
獻帝、王允、董卓、李傕、郭淮集體無語中。)
皇帝投奔了另一個軍閥的名字姓莫,叫莫登庸。這人早年也是很忠君愛國的一人,各地軍閥都不幫忙,就他一人保著安南“皇帝”跟佔據升龍府的叛軍死磕。
在全國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這人竟然孟德兄附體......他打贏了,還南征北戰壓制了全安南的諸侯。
這位曹賊的異國仰慕者,幾乎是完全按照歷史上曹丞相的記載來複刻自己的進階之路。
他出行的時候一直僭用黎昭宗的儀衛,反對者直接誅殺,把安南“皇帝”直接架空。
莫登庸學起了曹賊,黎昭宗也想起了漢獻帝的衣帶詔,不過他做的更絕。
黎昭宗趁著出門遛彎的機會,一熘煙的勐衝出升龍府......跑了。
虧得安南地方不大,跑了沒多久都到了另一個軍閥的地盤。
不過他聚集起來的勤王軍先勝後敗,自己又被“曹賊兄”以偽君的身份給宰了。
轉身“曹賊兄”給自己加了九錫稱王,最後又超越了曹丞相,逼著新帝禪位於己。
到了這個時候黎朝滅了,莫朝建立。
莫朝前幾年還好,可等莫登庸宣佈自己當太上皇讓兒子登基,黎朝的後裔又跳出來造反,各地軍閥也死灰復燃。
各地軍閥紛紛擁立黎朝後人登基,與莫朝打了十多年,終於佔據了一半的國土。
這就是安南歷史上有趣的後黎朝,“皇帝”是擺設,真正有話語權的是鄭主和阮主兩個權臣。
上百年過去到了明末時分,安南國已經一分為三。
莫朝因為一連串的失敗,退到了靠近大明的高平地區,藉著大明的虎威苟延殘喘。
而後黎朝也近乎完全分裂,佔據了北方的鄭主控制著“皇帝”實力雄厚,持續的在攻擊著南方的阮主。
而一心經營南部的阮主也攻佔了占城國大部分領土,實力逐漸豐滿。
在此之前,鄭主對南方連續發動了四次攻擊,不過都以失敗告終。
尤其是去年的長德之戰,鄭軍損失極大,就連被迫御駕親征的黎真宗也死在了撤退的路上。
按照歷史的發展,從此南北攻守易勢。
可讓張守言沒有想到的是莫朝的後裔,不過是在北京旅居了兩年時間,竟然私下向大楚皇帝提出了內附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