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志就說:“為了改善教師福利,讓教師們過一個快樂的教師節,今年我們把標準調高一點,每人發五百,大家覺得怎麼樣?”
本以為這個建議會得到大家的一直贊同,誰知除了黨委副書記張建國和工會主席揚偉贊成外,另外三個副校長都提出了反對意見。
汪望明說:“我贊成為老師們增加點福利。但是必須量力而行!目前學校資金有點緊,拿出來有難度!我建議還是過緊日子好一些!”
劉仁貴道:“這個恐怕不大好吧!老校長在世的時候一直都發的三百,現在你一上任就發到了五百,是不是有點出他洋相的味道啊!我覺得這樣會挑起人們對黃校長的不滿!黃校長屍骨未寒,這樣不大合適吧!”
李清華想了想,說:“我覺得常校長的動機還是好的。為老師謀福利無可厚非,我贊成。但是在目前學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把錢用在教學獎勵上可能效果要更好。因為教師節的福利是不與教師的績效掛勾的,發再多也起不到激勵教師抓教學的作用。但是我們把他用在教學上就大不一樣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啊!”
常有志被他們東一說西一說,最終還是照老標準發了。
可是三個人卻在背地裡散步謠言,說本來他們提議今年發五百的,但被新來的常校長否定了。
許多不知實情的人對常有志頗有怨言。有人說:“畢竟是小學校來的,太小家子氣了!”
這樣的事當然不止一例。
常有志介紹完,訴苦道:“張局長,他們都是一中的元老,級別又和我一樣,他們的任免是要透過教育局和組織部的,我可真拿他們沒辦法啊!你是校長,一定要幫我鎮一鎮!”
張明問“怎麼個鎮法?”
常有志說:“張局長,您是管理專家,你的辦法一定很多,我就不用多嘴了吧?”
張明確實有辦法,正準備說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常有志並不是庸碌之輩,既然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他一定早就在思考解決的方案了。這次來,恐怕只是想借用一下他這個教育局局長的權威。
張明問:“老常,你就別謙虛了。說說你的辦法吧!”
常有志說:“局長,我想透過兩個渠道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想再增加一名能與我保持一致的副校長,為什麼呢?目前,我們班子只有六人,三票對三票,如果我這邊再加一票,不就佔多數了嗎?我們的組織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下級,今後,我的管理就會順利許多!”張明說:“這個做法不錯!可是現在不是提拔幹部的時候啊!我建議你先選一個可靠的人,暫時由學校任命他為副校長,進學校班子,到明年了再報教育局任命!還有第二個渠道是什麼?”
常有志說:“我想先把他們擱置起來,越過他們這一級,直接向中層幹部們佈置工作,閑他們一段時間再說。把他們的態度拿下來!”
“你調查過中層幹部的動向嗎?說不定是和他們三個穿一條褲子的。”
“不要緊!他們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也想上進,有的甚至想取他們而代之呢!我試了一下,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很高。不過,這不符合組織原則,我必須得到你支援,才能這樣做!”
張明說:“老常,你鬼點子很多!我支援你!不過,光是這樣恐怕還不行,到時候我還可以為你再出一個狠招!”
“謝謝你!局長!什麼狠招啊?能不能先透露一下!”
張明賣了個關子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在下級面前,要保持適度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