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有威脅之人,何必趕盡殺絕呢?
“公達,曹操的這些兒子,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廢物。孤實在沒什麼興趣為難他們。”
“況且,孤與曹操自從黃巾之亂時就相識了,至今也有幾十年。”
“的確談不上有什麼交情,可畢竟也算是老相識,這點情分孤還是不吝嗇的。”
“曹操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還將力量集結,給了孤一個團滅他的機會,就算。。。就算有功了吧。哈哈哈。。。”
想了想,劉璋還是用了一個略帶搞笑的理由。
曹操自然是沒有功勞的,甚至一直都是準備除劉璋而後快。
這句話,純粹是在開玩笑。
前面說到曹操的二十多個兒子,就是真話了。
廢物,也是一個比較中肯的稱呼。
除了丕,彰,植,衝以外,其餘子嗣再無什麼亮眼之處。
平庸到,彷彿都是一個流水線出來的產物一般。
尤其是有一個叫曹宇之人,尤為搞笑。
歷史上曹睿駕崩之時,本想以曹宇輔政,結果曹宇愣是不答應。
明明可以大權在握,可曹宇偏偏要當一介閒散之人。
結果曹睿只能任用了司馬懿和曹家的弱智曹爽。
最終,曹氏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全都白白送給了司馬家。
如果曹宇願意做輔政大臣,豈會發生後面一系列的事情?
只能說,曹氏的人才,徹底盡了!
連權利送到手裡都不要的人,劉璋有必要擔憂嗎?
連想想都覺得是恥辱。
對於這種人,完全不值得揮動屠刀。
殺了,反而落下汙名,得不償失了。
誰不想在歷史上留下寬厚仁德的美名?
劉璋也不例外。
作為智者的荀攸,自然也能理解。
“如果曹操在地下得知漢王如此仁德,定然能夠安心長眠了。”
“昔日這個曹阿瞞對待袁家,可沒有那麼客氣呢!”
說著袁家,劉璋不禁略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