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還好秦國馬匹多,不怕損耗。
在趕路時,北軍是一騎三乘,中軍是一騎兩乘。
北軍作戰主力是大宛馬,但在趕路時,大宛馬處於賦閒狀態。
連戰馬盔甲都還不穿。
一匹普通戰馬馱著騎兵趕路,一匹普通戰馬馱著重甲裝備,大宛馬則處於空乘無負重。
中軍是一騎兩乘。
戰馬穿著盔甲空乘,還有一匹戰馬馱著騎兵趕路。
原因是騎兵和戰馬鎧甲都屬於輕甲。
為了追求更輕的重量,不斷縮減了戰甲的厚度。
在抵擋弓箭的情況下,有著不錯的作用。
但是在近身交戰中,就略顯不足。
不過中軍本就是騎射兵種,衝鋒自有北軍。
在張松等人的送別,以及孫小妹依依不捨的目光下,劉璋毅然決然率軍啟程。
孫小妹決定詐死,自然不能要穩妥一些。
如今江東諸將全在長安,難免會出現紕漏。
經多方考量,劉璋決定讓她暫時安心待在富平。
同時,徐庶也被留了下來,必然能夠妥善處理孫小妹的事情。
劉璋,法正,衛覬與一眾武將率領北軍返回。
沒了中軍,速度仍然無法快多少。
馬王和大宛馬可以跑起來。但是普通戰馬的速度有限。
哪怕是往死裡跑,一天也無法跑到五百里。
終究不是急得火燒眉毛,劉璋並未下令催促。
終在三天後的傍晚,劉璋率軍回到了長安城。
沒有隆重的迎接,沒有盛大的儀式。
一切,都是劉璋安排的結果。
剛剛回到宮中,劉璋顧不得休息,便立刻著急麾下眾臣前往未央宮議事。
這還是自秦國建立以來,第一次晚上舉辦的朝會。
所有朝臣無一缺席,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集結一堂。
見到劉璋的那一刻,許多人全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除了核心智囊團以外,無人知曉劉璋的去向。
就連張肅,楊洪等尚書檯官員都不知曉。
趙雲,太史慈兩位統帥尚在長安,兵馬調動異常隱蔽,致使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只知道,秦王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