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劉璋將遷移羌人,以及建造城池和遊牧輪換的想法,盡皆告訴了張松。
張松思想活絡,取長補短,又進行了補充。
直至將計劃變得盡善盡美!
隨後,張松又對駐守兵馬一事進行了討論。
劉璋表示,會在各地募集兵馬訓練。
得益於此次比武大會,各州選出了不少武藝高強之人。
儘管在比武大會中表現不佳,但也不可否認其自身的實力。
至少可以作為千人將,前往軍中歷練!
等待城池建造完成,兵馬也訓練的差不多了,到時再進行駐派。
對此,張松完全接受。
前期有著中軍,北軍鐵騎輪換維持秩序,已經足夠了。
其次,還有著北地郡郡兵,以及之前防備匈奴的兵馬可以使用。
沒了匈奴的威脅,北地郡徹底解決了外患。
之前駐守的兵馬都可以平移到河套進行防備。
短時間內,與曹魏不會發生戰事。
等到兩方實力交戰的時候,城池早就建造完成。
自可無懼任何威脅。
大致方向商議完畢,劉璋四人又詳細規劃了不少細節。
直至後半夜,才完全商定完畢。
最終,決定張松立刻開始著手建城事宜。
徐庶暫時留在北地郡,等待三十多萬百姓齊聚後,負責遷徙工作。
一夜平穩的過去了。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估計比武大會的天榜名額之爭,早就結束了。
急於返回,並非為了比武大會,而是因為各方面事宜,還需要前往長安處置。
例如涼州方面的安頓,接引,分配百姓工作,都需要涼州刺史魯肅親為。
還有前期調撥羌人二十萬,也需要涼州各郡徵集。
這些,都離不開涼州刺史魯肅。
其次,建造城池需要的物資,則需要尚書檯從中調配。
駐軍,移民,建城等等,代表了這些需要大量的錢糧。
這其中牽扯到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等。
從北地郡治所富平到長安,距離九百里。
但是,麾下騎兵並沒有如此強悍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