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使臣富弼
黼陰山小鎮唯一的一家醫館, 就坐落在鎮中心。蘇衡一進門,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在藥櫃前清點庫存。
“明月?逍遙那家夥竟把你給派過來了。”貴生道人眯眼道。
聽到聲音, 明月忙回過身來,蘇衡看清了他的臉,果然還是當年那副憨厚模樣。在這裡開醫館的,原來就是無名山道觀住持逍遙道長的徒弟——明月。蘇衡一見他便想通了來龍去脈。
定然是當初在黼陰山小鎮留宿時,師傅得知此地缺醫少藥,便寫信告知了逍遙道長。逍遙道長的資訊網廣布天下,很快便安排了一群道士運藥來此。逍遙道長大概是想鍛煉一下明月,因此便讓明月留在鎮上, 開起了醫館。
“小蘇衡, 幾年沒見,你都長這麼高了。”明月見了蘇衡,很是高興, 急急忙忙從裡屋端出他最喜歡的點心, 用來招待蘇衡師徒。
“你師傅竟也捨得把你扔到這裡吃苦,瞧著黑了不少,不過——倒是胖了。”貴生道人拿起一塊點心, 咬了一口,“唔, 這棗糕不錯!”
“其實也不辛苦, 鎮上的百姓極好, 經常給我送些雞蛋米麵,家裡做了新鮮吃食,也會送我一份。我一日不知要吃多少頓,因此才長胖了。”明月撓撓頭,補充道, “這碟糯米棗糕就是隔壁街的郝二孃送的。小蘇衡,你也吃吃看,很香甜的!”
蘇衡依言拿起一塊紅白相間的棗糕,輕咬一口,嘗起來不像糕點的口感,倒更像粥米:“這是米糕?”
明月搖頭:“是也不是。這棗糕是用糯米煮成稠粥,再加入去核的棗肉熬煮而成。”
這個做法有點耳熟。蘇衡心想。
“郝二孃說,她是從範公劃粥斷齏的故事中得到靈感,這才做出這道糯米棗糕的。”明月道。
原來如此。蘇衡也想起來了,範純祐曾與他說過他阿父年輕時求學的故事。範仲淹曾在醴泉寺苦讀三年。寺中清苦,範仲淹也囊中羞澀,為了飽腹,他就想出一個法子。每天用兩升粟米煮成稠粥,過了一晚上等粥冷凝後,用刀劃成四塊,朝食與暮食就配著鹹菜各吃兩塊來填肚子。
果然不同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關注點也不同。範爺爺劃粥斷齏的故事在讀書人眼中是刻苦讀書的美談,而郝二孃的關注點則是那四塊稠粥,還因此得了靈感,研製出一道新鮮點心。
不過,這糯米棗糕畢竟是用糯米做成的,著實頂飽。一碟子棗糕,蘇衡用了一塊,剩下的全進了貴生道人的肚子,撐得貴生道人直揉肚子:“明月啊,你這兒有茶嗎?”
“哎呀,我給忘了!”明月一拍腦袋,懊惱道,“茶葉喝完了,我原本打算清點完藥材就去買些回來的。”
“隔壁有個茶館。”蘇衡提醒道。
“那我們去隔壁買碗茶吧。”吃了大半碟棗糕,貴生道人又撐又渴,直接拍板道。
隔壁的茶館請了個說書人在講故事,店內烏泱泱坐滿了人。蘇衡三人到時,已經沒有空桌了。
邊陲小鎮不似東京那般繁華,大大小小瓦子的遍佈全城,黼陰山小鎮日常的娛書講故事,算是鎮上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但想聽故事,鎮上百姓只能來鎮中心這家茶館。說書人每日申時會在茶館裡說上一到兩場,除了逢年過節,平日裡是不會加場的。蘇衡三人也是正好趕上說書人說書,否則其他時辰茶館裡是沒有這麼多人的。
就在蘇衡三人打算離開時,一位三十來歲上下,身穿短打的男子起身招呼他們:“三位道長,我這兒能再加三張凳子,如果幾位不嫌棄的話,可以坐我這桌。”
“那可太好了,多謝劉四郎。”明月拱手致謝,然後湊到蘇衡耳邊低聲介紹道,“小蘇衡,不知你對這位劉四郎還有沒有印象了。當年你與貴生道長在此小住時,曾為鎮上的百姓治過病。這位劉四郎曾因修屋頂時不小心摔下來,摔折了腿,還是你幫他接好的。”
蘇衡輕輕點頭。實際上,他記得自己醫過的每一位病人。
“……那韓氏做了一個古怪的夢,夢中仙鶴與群雁飛舞,在庭院上空盤旋不去。就在這時,天邊突然降下一道旌旗,伴隨著旌旗的落下,仙鶴與群雁也紛紛降落富家院中。次日,韓氏便誕下一子。”茶館裡的說書人說至興處,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引來底下茶客的一片叫好。
“這是在說那位出使遼國,促使宋遼達成和議的富彥國的故事吧?”貴生道人“噸噸”灌下大半碗茶解了渴,又聽了一會兒說書,突然出聲道。
“正是。”劉四郎忙點頭,為貴生道人介紹道,“咱們鎮上近來最受歡迎的,便是富大人不懼危險出使遼國,以卓絕的口才辯戰大遼群臣,守住關南十縣,解除北境危機的故事。說書人每隔幾日便要重複說上一回,大家夥兒都愛聽,百聽不厭。”
“聽師傅說,官家原本是想升富大人為樞密副使,與杜、範、韓三位大相公一起位列宰執,但富大人堅決推辭,官家只好將準備授予富大人的副相之職改為資政殿學士。”明月雖然身在邊塞,但與自家師傅並未斷了聯系。逍遙道長有張那可怕又靈通的資訊網,對朝堂的動向十分清楚。明月雖然對這些不感興趣,但他師傅在信中提過的他都記得。
“有一就有二。這位富大人位列宰執,是遲早的事。”貴生道人端起茶碗,慢慢嘬飲。
能被範爺爺誇贊為“王佐之才”的,當然不是什麼普通人。蘇衡點頭,表示贊同他師傅的說法。
“官家問朝堂上的相公們,‘眾愛卿誰願使遼?’底下的相公們個個像木頭人一般,無人敢上前應命。就在這時,呂相緩步上前,振聲道,‘臣有一人選,願薦於陛下!’原來,富大人曾因一事得罪過這位宰相大人。所以,這位宰相大人才會懷恨在心,想趁著此次機會,迫使富大人出使遼國。呂相究竟因何事記恨上富大人,且聽下回分解!”
粗茶飲完,說書人的故事也告一段落,蘇衡三人起身離去。貴生道人記掛著他的馬蘭頭湯,幹脆邀請明月一同回鎮口的客店用飯:“那一籃子的馬蘭頭可都是我與衡兒親手採摘的,嫩得很,你待會兒可要好好嘗嘗。”
“是。”明月憨笑著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