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同藥異名
常人可能以為山中生活必然清苦, 實則不然。無名山林深葉茂,有著豐富的山珍林産。暮春三月, 山上竹林中生長了許多胖大白嫩的筍子,山上居住的道長們揹著竹簍,帶上鋤頭,一挖一個準。
貴生道人遇見多年舊友,免不了在山上小住幾日,與逍遙道長重溫舊日時光,順道一起議論人間八卦。兩人似乎都是惡趣味的主兒,穩居山中, 就著春茶暢談山下趣聞逸事, 笑看人間風雲,對兩人而言似乎別有樂趣。
蘇衡對這些八卦並不十分感興趣。他實在難以理解,他師傅與逍遙道長為什麼能就某某縣阿花家的豬今日多吃了一根粟米, 某某村漁民前日弄丟了漁網, 最後發現是被大風刮上了樹梢這類小事,一聊聊上一炷香的時間。
不理解,但是尊重。蘇衡默默退出茶室, 把暢談的空間留給他師傅與逍遙道長。
“嘿!”蘇衡突然被人從後頭拍了拍肩膀,回頭一看, 卻是觀中掌勺的圓臉道長, “怎麼不進去吃茶, 反倒在這外頭站著?”
“師傅他們在聊天,不便打擾。”蘇衡禮貌回道。
“那正好,走,跟我到外頭挖筍子去!師爺他老人家吩咐了,今晚要大宴一場, 好好招待你們師徒,讓你們感受到我觀中人的熱情!”圓臉道長顛勺習慣了,手勁大得很,一邊說話一邊興奮的拍著蘇衡的肩膀。
蘇衡眉間微皺,有些吃痛,便不著痕跡地往旁邊挪了幾步,把他的肩膀從圓臉道長手下解救了出來:“好。請問我需要準備什麼嗎?”
“不用不用,竹簍與鋤頭我都準備好了,你跟在我後頭就成!其實也不用你出什麼力氣,你就當是在這山中游玩,看看山景,采采山花,聊以解悶兒。”圓臉道長爽朗地擺擺手。
春筍,是一種季節性的應節食物,滋味鮮美,比之冬筍,更多了些脆爽滋味。春筍一般會在立春後冒土而出,如同一隻只可愛的綠色小精靈,一陣春雨過後,就嘻嘻哈哈地鑽出土地,從竹林中冒出好奇的小腦袋。
竹筍的出土期也是分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二月上旬至四月中旬,這段時間是長出來的筍子,叫初期筍,與五月之後冒出的後期筍一樣,成竹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十分適宜採挖,食用。四月中下旬的長出來的筍則是中期筍,往往個頭比較大,如同身體健壯,生命力旺盛的健康新生兒,孕育著無限希望,有著無比光明的未來——因此中期筍大多會被留下來培育成竹。
圓臉道長帶著蘇衡採挖的是初期筍。雖是初期,但是立春後的春筍,筍體也很肥大,並且生得潔白如玉,食之鮮嫩爽口,被譽為“菜王”。為了這一口嫩筍,山下百姓也常常不辭辛勞,專門上山來挖筍,帶回家去給家裡的孩子們燒上一頓美味的筍菜。
圓臉道長顯然是挖筍的老手了,一鋤頭一個筍子,挖筍速度之快,連蘇衡這個跟在後頭默默撿春筍的人都差點沒跟上。最重要的是,圓臉道長挖筍不盡快,還非常準。一鋤頭下去,嫩生生的筍體半點沒被傷到,上面的竹鞭、竹根、竹芽都毫無損傷。
因為圓臉道長這一手出神入化地挖筍技巧,兩人不到半個時辰就挖到了滿滿一竹簍的春筍,滿載而歸。道觀東南角的小廚房裡,很快響起了熱油“滋啦”的響聲,菜刀切菜有節奏的“咚咚”聲,還有一陣又一陣濃烈的飯菜香味。
傍晚歡迎宴上的菜色果然十分豐富,蘇衡眼尖地看見裡頭有不少用他與圓臉道長一起採挖的春筍做的筍菜。
“乖徒兒,你可有口福了。這觀中的夥食可是人間美味,連最繁華的京城中,也未必能吃到這般鮮美的菜餚。”貴生道人也不客氣,拿起筷子就給蘇衡夾了一大筷子春筍白拌雞。
“慎微啊,你還是這般會說話。”逍遙道長樂呵呵地謙虛道,“我這裡也就勝在食材新鮮罷了,若是論及精巧,我這山中小觀是遠不及京中那七十二家正店的。”
說著說著,逍遙道長與貴生道人有來有回地互相吹捧上了。又來了……蘇衡已經開始有些習慣他師傅與逍遙住持的相處之道,並不理會那兩位老頑童,只自顧自地默默夾菜吃菜。
這道春筍白拌雞採蓮也會做。首先要把雞料理幹淨,放入清湯中,加入料酒與蔥姜、煮至八成熟,再撈出雞肉,將它切成薄片。春筍去掉根部,放入湯中汆熟,再撈出切成薄片。雞片與筍片攪拌在一起,最後再淋上鹵汁,這道菜便完成了。
春筍白拌雞這道菜要想做得好,有兩點最為緊要。一是食材必須新鮮,新鮮的春筍與放久的老筍做起來完全是兩種味道。二是鹵汁要調得好。採蓮的鹵汁是用醬油、醋、鹽與少許提鮮的糖調和而成。圓臉道長的鹵汁聞起來卻比採蓮的要香許多,蘇衡夾起一片薄薄的筍片,輕輕一咬,立刻知曉了答案——圓臉道長在鹵汁裡加了芝麻油。
筍嫩而清香,肉瘦而不柴,兩者吸飽了鹵汁,入味得很。筍片與雞肉片一起食之,鮮美的滋味彷彿在舌尖綻放。
“這滿桌子的菜,味道都極好,其中,以這道春筍白拌雞味道最佳。”貴生道人與逍遙道長碰了碰杯,飲下一口觀中自釀的櫻桃酒,咂了咂嘴,點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