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2
十二月的暴雪已經持續一週,昌林鎮在各項防護措施運轉得當的情況下,群眾的工作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唯一有變化的就是鎮上的老人們為了不給家人和社群添麻煩,出門的次數減少了,甚至多數自覺居家。
孫平站在昌林小學的走廊上,望著一牆之外紛飛的大雪失神。
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每天的上課時間,整所學校都籠罩在防護罩之下。
那些雪花在觸碰到淺綠色的能量場時悄然消散,化作一絲絲水流彙進城市下水系統。鋪設了變異水葫蘆的水迴圈系統像個無底洞一樣接納了暴雪融化帶來的大量水資源。
高能耗模式運轉的防護罩內,溫度恆定在舒適的20度,操場上的新型融雪劑讓地面始終保持幹燥。一切都井然有序,暴雪似乎只是窗外一幅不斷變換的背景圖。
”孫隊,三班的孩子們又在問什麼時候能玩雪了。”三班體育老師王超是孫平的下屬,看隊長站在走廊發呆,走到他身邊,同樣望向窗外,”他們看著外面的大雪眼饞著呢,都說想堆雪人、打雪仗。”
孫平的手指輕輕拂過泛著淡淡涼意的窗臺。學校的小型防護罩確實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但也隔絕了許多自然樂趣。
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在雪地裡打滾的快樂,那種冰涼刺骨卻又興奮不已的感覺,對孩子們來說,何嘗不是一場歡樂的冒險。
”防護罩可以調整能耗模式和覆蓋範圍,對吧?”孫平突然問道。
王超驚訝地睜大眼睛:”理論上是這樣,但是何局說了以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為重。”
”防護罩是為了保障安全。”孫平微笑起來,”如果我們只調整操場的防護罩引數,讓雪落下來但不至於造成危險,同時保證溫度不會太低,加上最新恆溫技術的校服,這不就可以兩全其美了嗎?”
當天下午,當昌林小學一年級一班的學生們走進操場時,驚喜的尖叫聲瞬間傳遍整個校園。
原本幹燥整潔的操場已經變成了一片潔白的雪地,足有三四十厘米厚的積雪在陽光下白得晃眼。
防護罩調整成了半通透模式,允許適量的雪落下,同時維持著零度左右的溫度,足夠讓雪保持形態,又不會讓孩子們凍傷。
”每人必須穿戴好校服和保暖手套、防滑靴!”孫平拿著擴音器喊道,但他的聲音很快被孩子們的歡笑聲淹沒。
一個個小小的身影已經沖進雪地,有的直接躺倒印出身形,有的已經開始滾雪球,還有的幹脆抓起雪往天上拋,看著雪花在陽光下灑落。
”孫隊,你看那邊。”王超指向防護罩邊緣。
周圍的居民樓窗戶紛紛開啟,許多成年人探出頭來,臉上帶著驚奇的表情。很快,手機和相機紛紛對準了操場。
當天晚上,“昌林小學玩雪”的話題就登上了國內社交平臺熱搜。
影片裡,孩子們紅撲撲的臉蛋上掛著燦爛的笑容。他們堆起形狀各異的雪人,影片中間是幾個穿著統一校服、防護嚴實的孩子打雪仗打得熱火朝天,角落裡還有幾個紮著小啾啾的小女孩捧著雪灑向空中,歡聲笑語不斷。
在操場周圍,分散著一圈成年人,小心看護著玩耍的孩子們。
”這才是童年該有的樣子。”熱評第一條獲得了上百萬點贊。
然而,當這些畫面透過網路傳播到國外時,引發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