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卿的地位,相當於丞相的位置,能當此任則,肯定是受到君王的青睞。以荊軻的才能,確實適合擔當,燕王早就厭煩了燕丹,能有個人站出來對太子府加以制衡,才能後顧無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田光已死,荊軻不可能與燕丹走到一塊,這才能讓燕王加以重用。可索要督亢地圖,這是為什麼?
荊軻言道:“督亢之地,乃是我大燕最富饒之地,想要讓秦王嬴政不攻打大燕,就必須獻出這副地圖。我已有全盤計劃,以燕國上卿出使秦國,獻出督亢地圖,延緩秦國攻打燕國的時間,方能便捷大王的遷都。”
“大王都要遷都了,那麼秦燕交戰,督亢遲早會落入秦人之手,我們又何須在乎督亢之地呢?秦王見我到送出這張地圖,必定會對大王大加讚歎,他也沒理由來攻打燕國。只要秦國不攻打燕國,送出督亢之地,對大王的遷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眾人皆知,秦王統一中原之勢已成,將國都遷往遼東,避其鋒芒。秦王想要攻打遼東,非短時間能辦到。秦國南有百越、北有匈奴,只要這兩邊一處發生戰事,我大燕就可從中漁利,完全可以將丟失的土地再奪回來,大王以為如何?”
燕王沉思許久,點頭言道:“確實可取。秦王不是庸碌之輩,只要兩處戰事生起,根本不可能對遼東動手。與外族之戰,我大燕也會參與,那麼收回原有的土地,秦王根本不敢阻攔。”
荊軻接著言道:“只要大王的遼東不失,中原就無法一統,嬴政就不可能稱帝,他還是中原的一個諸侯。這就是大勢,哪怕他不願意,整個皇族也不會讓他亂來。”
燕王問道:“那你為何還要出使秦國?”
荊軻言道:“這是我跟太子密謀之事,大王還是不要問了。出使秦國,那是肯定要去的,我會當面對秦王闡述其中的厲害,迫得他從楚國撤兵,方能為大王贏得遷都的時間。沒有辦法,秦王吞併壽春的速度太快了,我們等不到明年的春天,必須拖延秦國的攻伐速度才行。”
燕王也不是傻子,荊軻這麼極力的出使秦國,很可能是刺殺秦王嬴政。只要嬴政死了,自然不會來攻打燕國。但是想要刺殺嬴政,何其的難?荊軻這麼說,就是變向的告訴燕王,哪怕刺殺失敗,所有的責任都不需要燕王負責,畢竟你沒有參與嘛,有麻煩的只能是太子燕丹。
燕王問燕丹,道:“你們早已計劃好了?”
燕丹憋的差點吐血,只能硬著頭皮言道:“是的,我們計劃好了。”
具體的刺殺計劃,只有荊軻一人知道,燕丹也不清楚。燕王既然問了,到了這一步,他難道敢說不知道嗎?天可憐見,燕丹是真的不知道荊軻的刺秦計劃,只能等出宮以後再問。
燕王當即言道:“本王宣佈,荊軻為大燕上卿,攜帶督亢地圖,車廂金珠十車,美人百名,出使秦國。”
荊軻和燕丹齊聲言道:“喏。”
宮門外,燕丹氣憤填膺,荊軻隨意地笑道:“我知道太子心裡有氣,可不這麼說,大王豈會信任我?所謂帝王心術,如果你我還是那般和睦,估計大王會第一個將你殺死,不是嗎?”
聽到此話,燕丹徹底冷靜了下來。帝王心術,說白了就是保持各方的平衡,而太子府恢復了兵權,就算荊軻不出面,也會出現其他人與太子府爭鋒。倘若兩邊的關係都和睦,那麼燕王反而會引起猜忌,那對太子府大大的不利。
燕丹思索片刻,只能將心裡的這口怨氣,憋住不發,問道:“田光先生真的死了嗎?”
荊軻痛苦道:“真的死了。”
“先生知道我要入秦,而他與太子走的太近,我們的大王猜疑心太重。他不死的話,大王很難用我,甚至連鞠武叔父都不敢出面。唯有如此,才能將計劃進行下去。”
“事已至此,計劃已經形成,就不能阻止。我必須要入秦,嬴政太傲了,只有在他最不防備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大燕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你也看到了,大王並沒有阻止,他太怕嬴政了。只要嬴政一死,心裡的陰影消除,才有信心統領燕人在這個亂世當中活下去。”
燕丹又問道:“除了父王,難道我就不能信任?”
荊軻坦誠道:“時不我待,太子在燕國的根基太過薄弱,資歷尚淺,那些權貴豈能聽你的?等著吧,內部之爭暫且放下,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只要秦王嬴政還活著,我們內部再怎麼爭又有什麼用?”
想到嬴政,燕丹仰天長嘆,那個人太厲害了,不但是燕王心裡的陰影,何嘗不是他燕丹心裡的陰影。
喜歡新刺客列傳請大家收藏:()新刺客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