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可不行,嬴政身為秦王,曾經承諾過韓王諸多好處。總不能人家剛剛歸降,就被人刨了祖墳吧。想起吳楚爭霸時期,伍子胥因一己私怨,將死去的楚王屍體從墳墓中挖出,鞭屍三百下,惹得吳王闔閭揹負一世罵名。
刨人祖墳的事情,歷代仇怨大的,還真沒少幹。為了安撫韓王,以及眾多韓國人之心,嬴政當即修書一封,其上言道:“秦趙之戰避無可避,後退只是為了更好的進攻,都是權謀之道,本王絕不會讓列國打進鄭郡。本王向你保證,從此刻起,秦國知會全力進攻,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這樣的回答,令韓王非常開心,韓國既然已經歸降,就成為秦國的一份子。列國之爭,說到底還是皇族之間的紛爭,爭的是權力,爭的是所控制的領土。除去這些,皇族本身並沒有失去多少。
現今韓國有才之人,像韓非等人都進入了咸陽學宮,李斯、尉繚等人也是從韓國走出去的。這些人都會在秦國受到重要,裡面有大量的韓王室之人,特別是韓非,與嬴政走的很近。這一點讓歸降的韓國人,很是受用,因為韓非就是韓王室的一位公子,皇族嫡系,如果嬴政真的能統一天下,那些領土總要派人去管理,說不定比韓國那一塊地盤要大的多。
嬴政清楚地感覺到,連韓王都開始擔心,更別說前方領軍將領。可有些話他不能說,之所以等待,完全是嬴艾的主意。嬴艾說再等上二十來天,時機就會成熟,並且秘密地敘說了諸多好處,嬴政聽的一個勁地點頭。
至於趙遷是怎麼想,嬴艾短時間內還真沒猜出來,難道也使用奇兵之計嗎?這也不對,那些調動的兵馬,根本不是向前線推進的,而是一縮再縮,好像要與燕國再次交戰。
最終,嬴艾從許多情報上總結出來一點,趙遷不是支援前線,也不是追殺墨舞安,這些都是假象。趙遷真正想殺的人,分明就是趙嘉。這一對兄弟,難道有非常深的仇怨嗎?可有什麼樣的仇恨,逼得趙遷非要殺他呢?
君王心思很難猜,嬴艾心裡也只能這麼想。能夠成為君王者,哪怕是一個昏君,想法都與別人不同。比如嬴政私底下在調兵,具體是哪裡的兵,嬴艾卻沒有猜出來。
嬴政確實在調兵,秦趙之戰,他已經準備了許多年。這一戰,他必須一戰定乾坤,絕對不能犯歷代先王的錯誤,總是讓趙國有喘息的時間。他的目光,鎖定住了邯鄲,那裡才是主戰場。
與此同時,雍城傳來訊息,趙姬已經從甘泉宮出發,正在來咸陽的路上。大家都很急,猜不透秦王的心思,而趙姬更急。秦趙之戰,正是她期盼已久的戰爭,自己的兒子突然命令退守不戰,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她必須要問清楚,否則根本睡不著。
午後,趙姬的鸞駕駛進咸陽城,沒有做任何停留,直接進了宮。
嬴政攜敏代、林葉、胡姬等人恭候在宮門口,將趙姬迎回了以前住的宮殿。並且揮退了眾人,母子二人坦誠地開始進行密談。
趙姬問道:“政兒,我大秦不能退,趙遷那小子,根本不是你的對手,有李牧不懂得用,派出趙蔥來做全軍統帥。趙蔥除了會守城,其他的根本不會,大秦許多將領都能打贏他。”
“母親不明白,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為什麼你會選擇退兵不戰?你必須告訴我原因,不然我在雍城根本待不住。”
嬴政卻問道:“雍城現在有誰坐鎮?”
趙姬言道:“為了找你問原因,雍城重新佈防的很匆忙,現在那裡有嬴皓主內,蒙恬主外。本來應該讓蒙毅來的,可蒙毅也去了秦趙主戰場,我只能啟用年輕的蒙恬。”
嬴政點了點頭,言道:“蒙家還是可信的,蒙恬常年居住在義渠,有他主外我放心。母親別急,容我慢慢向您解釋。”
趙姬急道:“我哪裡能不急?我等這一天等了幾十年,當年逼的我們母子分離的那些人,大部分都已死去。但是其中有些人,都還活著,政兒還請放心,那些人都沒有什麼大的官職,我要看著他們一一被我兒處死,放能快意。”
“除了殺那些人,還要去解救一人,那就是趙遷的母親,趙悼倡後,趙倡。”
嬴政瞬間就愣住了,從趙姬的口中,聽到另一個版本的趙倡。
.
喜歡新刺客列傳請大家收藏:()新刺客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