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新刺客列傳 > 第八卷 第五十三章 君王心思很難猜

第八卷 第五十三章 君王心思很難猜 (第1/2頁)

推薦閱讀: 宋吹

在趙遷派出親衛兵追殺墨舞安之際,秦趙戰線居然又向後退了三十里,難道天下太平,雙方都不打仗了?

趙遷給的命令,就是收縮防線,等待各方援軍到來,集中優勢兵力抗秦。

嬴政給的命令,就是退後三十里,等待時機的成熟,再給予趙國全力一擊。

兩位君王同時傳令後退,不但是列國看傻了眼,就連前方統帥都不明白了。什麼情況?這兩位君王都怎麼了?戰爭已經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做好了大決戰的姿態,居然不打了。

前方的尉繚、王翦、蒙武、李信等人,一道道請戰奏章,飛向了咸陽。李牧不在了,趙兵哪裡是他們的對手,正是一鼓作氣,攻破趙軍主力的最佳時機。現在趙蔥、顏聚立足未穩,整理李牧空出來的兵權,還需要一段時間。

如果讓這兩人整合半個月,只要執行當年廉頗的計策,避戰不出,進入冬季嚴寒,秦軍只能退兵。按照王翦和蒙武的推測,趙蔥的作戰方式,以一個穩字為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確實是個守城之家。能夠攻破趙軍主力,正是眼下,絕不能給他時間休整。

可嬴政一封軍令傳來,道:“後退三十里,就地休整半個月,等待時機的到來。違令者,就地處死,株連三族。”

語氣極端的強烈,根本就給王翦、尉繚等人多話。有些秦軍將領,或許會來個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眼看著軍功就在面前,豈有不進攻的心思。可面對這道‘株連三族’的君令,所有人都傻了。

自己違反君令,可能會被革職,但是軍功依然在,家族可以享受榮耀。現在卻不行了,嬴政的意思,就是誰敢抗命,就拿你的家族來抵消,誰還敢亂來。

而趙國那方的君令,也是相同的意思,趙遷的軍令中言道:“後退三十里,堅壁清野,不許主動攻擊,違令者,當即處死,由顏聚督軍。”

趙蔥本來也是這個意思,他與秦軍交戰也不是幾次,對於這樣的君令自然很滿意,趁這個時間,將軍權抓住手裡,防禦工事可以構築的更為堅固。他可不會犯當年趙括的衝動,一頭鑽進白起準備好的陷阱,對方是王翦,也是當世名將,能與李牧相持幾個月不分伯仲,那肯定是比自己強了。

想的很好,再看趙遷的下一步動作,趙蔥差點沒氣出病來。什麼援軍,原來是將親衛兵派出去追殺那個魔頭,並且讓附近城池的駐守部隊協同搜人,前線根本無兵可派。

這可急壞了趙蔥,手上的這些兵,都是李牧帶出來的,如果沒有援兵到來的話,哪裡是對面的對手?秦國的名將,都集中在對面,別說王翦,就是蒙武、李信等人,就夠他趙蔥吃一壺了,大家雙方這麼多將領集中在這裡,難道都是看戲的嗎?

軍國無小事,就是每日的糧草,所需就很大,一方攻,一方守,都做著相同的準備。可兩位君王都說邊關停止兵戈的話,玩笑不是這麼開的。

君王心思很難猜。

不但是秦趙雙方,就連列國都看不清楚這玩的哪一齣?

魏王還真希望兩邊不打仗,不管哪邊打勝了,下一個就會拿魏國開刀。秦趙開戰,三晉同氣連枝,本應協同趙國作戰,可現在根本不敢派兵。魏無忌死了以後,本國眾多的權貴開始鬧事,不解決了那些人,就不能對外作戰,否則自己的寶座就坐不穩。

齊王、燕王、楚王都有自己的心思,這場戰役,他們因為各種事情纏繞,只能做個看客。

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秦王和趙王都怎麼了?仗都打到那個份上,難道都不再進行下去了嗎?早知道這樣,又何必開戰呢?

在平陽的韓王,甚至給了嬴政一封書信,上面言道:“本侯在平陽過得很好,無事一身輕,多謝大王的承諾,家族成員的日子都過得很舒心。可我還是要說,大秦必須攻下趙國,不然時間久了,必會聯合魏國攻擊鄭郡。還請大王三思,此戰必須要打,而且要大勝,要讓他們畏懼,那兩國才不敢再次開啟戰端。”

韓王有自己的考慮,韓國已經歸降了秦國,他也被嬴政封為一個逍遙侯爺,家族依然富貴。可韓國本是三晉之一,如果秦趙不打仗了,時間久了,那麼趙王和魏王肯定是攻打韓國的土地。

韓國的國都鄭,現在成為秦國的一個郡城,趙魏對那裡的環境非常熟悉。只要隨便一個藉口,說取回本屬三晉的土地,就會主動攻打鄭郡。韓王雖不在郡城,可韓王室的祖廟、以及眾多權貴的家產,依然在郡城。

萬一那裡燃起戰火,這個富家翁也做不下去了。人可以遷移到平陽城,可那些固定家產,以及宗廟,沒有幾年也搬不完。韓王更是在書信裡嚴明,鄭郡還遺留有許多祖宗墳地,以趙遷小子的性格,絕對能幹出刨祖墳的事情出來。

收到韓王的這封親筆書信,嬴政也愣了下,刨人祖墳的事情,趙遷還真乾的出來。別說不信,大權在握的他,連李牧都敢殺,趙國已經沒有反對他的聲音,何況背叛的韓國。

最新小說: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我的無限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