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起居錄?”
“還要查皇族記錄?”
華陽夫人哀聲道:“能不查那個人嗎?只要他不回宮,史官就不會記錄,你們也在典籍裡也查不到。消失了也好,有些歷史,就不應該被後人記起,免得釀成禍事。”
林葉、羋潤、華嬴疑惑。
胡姬已經去了宦官局,這些日子她就住在那裡翻閱皇族記錄,希望從中理出什麼線索。林葉和羋潤就將此事告訴了華陽夫人,太后一聽,就知道她們在查什麼。
查了也沒用,那段歷史根本就沒有記錄,記得當年宣太后、華陽夫人、夏姬在宮裡殺了不少人。凡事知道那件事的人,都被她們殺死,所以胡姬去查,根本查不出來什麼。
任林葉一再追問,華陽夫人也沒有說,好似有什麼難言之語,不肯吐露出來。林葉得不到答案,只能去茅草屋問夏姬,因為那個給商公出主意的人,對嬴政威脅太大。
到了夏姬這裡,夏姬說宮裡的事務不會參與,如果真想知道,就去終南山問晨曦吧。林葉翻了翻眼睛,去那個冰天雪地問,嬴政可沒有那個時間。普通人連北宮大殿的門都進不去,更別說問了。
回到鍾殿,將這幾日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嬴政、零羽等人愁思。看來那個人的身份,幾位太后是知道的,只是不願意說出來。
派去宗人府監視的七劍女,也沒有任何收穫,太安靜了,好似有什麼事情要發生。每到這個時候,眾人都很擔心嬴政,每次有大事發生,都與嬴政有關。
不一會兒,胡姬神情憂鬱地走了進來,翻查了幾日皇族典籍,從裡面看出了某些線索。但是線索到了某個地方,總是中斷,好像被人故意抹去。
典籍記載,商公曾經大鬧秦宮,當面責罵過昭襄王嬴稷,至於罵了什麼,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胡姬推斷出,那個時期秦宮肯定發生過什麼,將那時候有記錄可查的事情,與現在的事情聯絡在一起,一個讓人恐懼的真相出現在眾人面前。
秦惠文王駕崩,秦武王嬴蕩繼位,可惜沒過多久,嬴蕩舉鼎而死。宣太后帶著嬴稷回秦,殺死了惠文後,讓嬴稷繼位。此事本該到此結束,可是皇族對嬴稷有意見,朝政上處處刁難。
羋嬴兩族內部矛盾重重,終於在十多年後的某一天,一場秦宮血洗展開,以宣太后、華陽夫人、夏姬為首,在宮裡殺了很多人。殺了哪些嗎?典籍上並沒有記載,但是胡姬準確地發現,秦武王嬴蕩一脈的皇族嫡系,居然消失在了歷史記錄裡。
又翻閱了大量的記錄,還是找不出那脈的人。聽著胡姬的敘說,嬴政神經緊繃,對那位嬴蕩神交已久,從心裡佩服那位先王。可是他的後人,為什麼沒有一點記錄呢?
嬴政搖頭道:“這不可能,嬴蕩天生神力,手下人才輩出,本身又是位高手。他死之前,已經二十三歲,以我皇族規矩,沒有子嗣的人不可能繼承大位。而他確實坐了三年秦王,必定有子嗣,不可能查不到的。”
這就是問題所在,一位年富力強的秦王,不可能沒有子嗣就坐上君王寶座。最令嬴政佩服的,是這位秦武王的作風,當的上一句堂堂正正的明君。
嬴蕩在位三年,卻做出了許多秦國君王幾十年都沒完成的事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嬴蕩做了三件事,將嬴氏皇族推向頂峰。
巴蜀作亂,嬴蕩封公子惲為蜀侯,平定叛亂,順帶著攻打楚國,奪取了商於之地,建立黔中郡。
嬴蕩看不起列國皇族,曾對手下說,本王想乘著垂帷掛幔的車子,透過三川郡,一睹周天子王城的輝煌。只是一句話,宜陽之戰展開,攻克宜陽,奪取了武遂,奠立秦國的強大。
那時候,楚國實力乃是列國最強的國家,嬴蕩初上位,與越王密議,聯越抗楚。
種種舉措,被嬴氏皇族尊重,可是今天,胡姬卻說皇族沒有他的後人記錄,這怎麼可能?最關鍵的就是他曾制定出聯越抗楚的計策,此策受到越國的支援,才換來牧羊女入秦與嬴稷換劍一事。
可他死了,死的有點莫名其妙,也有舉鼎絕臏之說。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可嬴政怎麼看,嬴蕩都不像是位能力小的先王,那是被列國胡亂貶低所致。起碼在秦宮,就沒有人說過嬴蕩的壞話。
而在秦宮,也沒有人敢說嬴蕩的什麼閒言碎語,這裡面有重重迷霧,總有人遮掩,不讓別人知道。有一件事秦人想的最多,那就是嬴盪到底是怎麼死的?
歷朝歷代,都有人舉鼎,商紂舉過鼎,周天子也舉過鼎,從來沒有發生過舉鼎而死的事情。可嬴蕩就是死了,舉鼎砸中了腳,具體怎麼死沒有人知道。嬴蕩一死,最大受益者就是嬴稷和宣太后,以及羋氏皇族。
胡姬言道:“秦武王對越人有恩,所以冷月來了;奠立了嬴氏皇族的地位,所以受皇族愛戴;巴蜀平亂,巴家上位,他是巴老夫人最尊敬的一位秦王。”
“秦武后曾誕下子嗣,嬴蕩後宮也有大量妃子,那裡人去哪裡了?所有的記錄,好似被人抹去,根本無從查起。藏在商公府上的那個人,應該是嬴蕩的後人,是嫡系還是庶出?具體是什麼身份,我們根本查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