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考回到典藏室,心想終於可以繼續安心翻閱典籍了。
然而他並沒有翻看多久,那位太祝的弟子劉全,便找了過來。
“你是說,帝子託請我過去他那邊一趟?”
姬考皺眉,看著面前的劉全,心中無奈之極,怎麼又有事來了。
“稟大人,是的,帝子託想向大人瞭解西陲之事,故此讓我來請大人。”
“什麼時候?”
“帝子託說,等到明日玄鳥去後,便請大人過府。”
姬考點了點頭:“好的,我知道了,到時候你來喚我即是。”
有了武乙適才和他說過的話,對於如何與帝子託以及巫祝一脈打交道,他也算是心裡有底了。
劉全走後,姬考想著短時間之內,看來也無法深究導引煉氣之法,頓時便將姜蘭贈予他的那捲布帛取了出來。
不久前與子姝動手,讓姬考覺得,也是時候花功夫研究一下劍術了。
僅僅依靠五色社稷臺,動起手來,還是多有不便。一來無法周顧四周,而來對手要是纏住了五色社稷臺,他便像無爪牙的老虎一樣,任人宰割。
姜蘭所給的布帛,上面給出的圖形文字,都淺顯易懂,都是基本的練劍之法。
“劍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彿彷,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
“然欲修劍道,必先得劍理,劍理之所在,在技之中。劍技繁雜,卻不離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雲、掛、撩、斬、挑、抹、削、扎、圈等技擊之法。”
“是故先通擊法,再試劍術,由術而至法,由法而得道。”
開明宗義,便將劍術之基道出,姬考一觀,便沉浸於其中了。
裡面幾十道人形,便都是這些擊法練習之時的要點。
一邊觀看,姬考還一邊以指為劍,試演其中動作。
等到看完之後,則閉目沉思,將這布帛之中的內容,熟記於心。
再然後,他便拿起武丁之劍,找到一個空曠無人之地,開始習練其中劍技了。抽呆提格,劈挑斬刺等一個一個動作慢慢練習。
不求快,只求穩。
一直到月上中天之時,姬考才停了下來,莫名想起一事,不覺一笑。
武道由他開始總結,是站樁與導引這些基本法門;煉氣所得傳承,則是坐臥行走、取火結繩、製陶磨石等基本法門;醫道所得素問,同樣是這一道定基之時的聖賢對話;如今開始練劍,也都是種種最基礎的擊法開始。
他的修行之路,看似已經開始,其實還沒走出一步,一直在奠基之中。
姬考有種感覺,留給他奠基的時間,恐怕不會太多了,得抓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