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讓太子恢復自由是刻不容緩的事,可根本是一籌莫展,根本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證據。
令顧藏感覺很是頭痛,或許可以利用人海戰術,得找那些還未踏進朝廷的,還可以在朝廷可以說的上話的。
主要還未踏進朝廷的一般而言,是比較單純,不會有那麼些心眼,敲定心中答案。
顧藏就立刻急急忙忙來到書院,表情著實有點難以啟齒,“其實本官特意來是為國家復甦感覺離不開太子,需要太子鞏固,主要是民眾心所向。”
要做戲,就要把戲做足,顧藏忍不住耷拉下腦袋,有種無措感騰然而生。
太學學生不明所以,坦率問出心中疑問,“顧大人會那麼憂愁,有事不妨就與我們講講,不需要憋在心裡,要不然會憋壞的。”
耷拉的腦袋是舉一反三抬起又低下,主要顧藏感覺難於啟齒。
顧藏就是要抓住人類那種對問題探究問題,有時候偏偏就話只說到一半,更是讓人抓狂,更是希望可以知道後邊真相,那她的目的就完美達到。
她有在用餘光瞥向學生,果不其然,如她所料。
學生臉上帶有刨根問題的那副表情,顧藏表現出一副不太情願的樣子,“要本官說也是可以的,太子被禁足的事,你們應該也有聽到些。”
在座的學生只是輕輕點點頭表示知情,很是專注聽顧藏後邊的話。
“主要大臣是害怕被皇上責備,也不敢私自進言,大臣們的意思就是希望可以解除太子禁足,讓太子來鞏固,要不然就……”
顧藏忍不住別過腦袋,後邊話不願意再講吓去。
學生不忍,“那顧大人要是有我們可以幫上忙的話,我們會義不容辭幫忙的,只要顧大人言語一聲就行。”
正中顧藏下懷,“主要你們是太學的學生,就算是講錯點話也是無礙的,主要是民心所向,所以就……”
在慢慢地引導學生明白她其中的用意,希望可以懂。
“為民眾是義不容辭該做的,民心所向是太子,那就得讓太子恢復自由。”
學生一般就是有一副遠大抱負,希望可以為國家做點事,很是奮發自勇,是時候為國家做點有用的事,不可以讓學習白學,得學以致用,要不然得忘。
即刻動身就去找皇上,雙膝筆直下跪行禮,“叩見皇上,學生們來事有事要有求於皇上,是有關太子的,希望皇上可以解除太子的禁,要不然會事與願違。”
關於太子被禁足是該受的懲罰,主要學生們難得會那麼一次與之請求解禁。
主要令皇上疑惑的是,太學學生應該是在書院學習的,那麼突兀為太子事求情,感覺事有蹊蹺。
不過要是學生第一次特意來請願,要是不幸運的話,恐怕有點說不過去,要是唐突應允更是說不過去。
學生輕輕抬起頭看向皇上的面部反應,錯中複雜,難以令人捉摸。
皇上坐在椅子上,整個人呈現若有所思模樣,感覺是在進行思考。
“不行,無規矩不成方圓,就算天子犯錯也是與庶民同罪,不可偏袒,要不然他肯定不會做記性,恐怕他日後還得再犯同等的錯誤,只會屢教不改。”
主要學生把顧藏的話刻在腦子裡,國家復甦民心所向,就是必須得讓太子解禁才行,要不然民心肯定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