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璟擁有忠勇伯的爵位,又是皇城司的二把手,還是提舉洞宵宮的頂級宮觀官,另外還兼任官家特設的折獄郎,也算得一個大人物,本該在隊伍的前列。
但因為需要保持警戒,所以才縮在大殿的角落裡,審視著全場的動靜。
想要保持低調的楊璟並沒有能夠得逞,今次楊太后的壽辰大典,可謂百官齊聚,便是地方官員,也都紛紛入朝賀壽,許多人對楊璟是隻聞其名而不見其人。
如今趙昀對賈似道等人只是簡單的一句肯定,便提起楊璟的名字,讓楊璟上前來露臉,試問這份榮寵誰人能及!
當楊璟從大殿裡那毫不起眼的角落緩緩走出來之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太年輕了!”
這就是所有人此時對楊璟的印象,畢竟他也算是位高權重,誰能想到官家竟然如此信任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雖然楊璟是皇城司的公事官,但畢竟帶刀上殿,也不敢走太近,遠遠便朝趙昀行禮道:“臣楊璟,拜見陛下!”
趙昀抬起眼皮看了楊璟一眼,嘴角掛著耐人尋味的笑容,半調侃道。
“國舅爺,董相公,看來咱們的楊伯爵對朕的任命有些不滿啊,這皇太后娘娘的壽辰大典,又在龍山觀舉辦,咱們的爵爺是不是該穿洞宵宮提舉的官服?”
趙昀如此一說,董槐頓時替楊璟捏了一把冷汗,而賈似道卻露出耐人尋味的冷笑來。
趙昀也沒理會,繼而說道:“莫不成楊卿家不喜歡提舉宮觀,就喜歡帶刀四處亂跑?”
若是別人這般開玩笑,楊璟也就一笑置之,可說這話的卻是當今天子,楊璟可就不敢含糊了。
畢竟伴君如伴虎,帝心難測,稍有失言,便成千古恨啊!
掌控實權才能實現自己的報復或者野心,試問哪個官員不像當個實權官,誰願意當混吃等死的宮觀官?
可這種話也只能心裡清楚,與三五個知己好友吐槽也就罷了,真要擺在檯面上,誰敢這樣說?
官家讓你提領宮觀,就是不想讓你沾染實權政務,你卻更偏向於皇城司的勾當,這意圖可就太過明顯了!
楊璟也不敢直視趙昀,只是躬身低頭,故作誠惶誠恐地說道:“臣不敢…昨夜…”
楊璟本想解釋一番,但想了想,昨夜的事情不便洩露,咬了咬牙,便自己認了下來。
“陛下訓斥得是,是臣孟浪失禮了…”
趙昀見得楊璟及時收口,寧願被文武百官誤會,在人前失禮失儀丟醜,也不願洩密,眼眸中也浮現出一股子讚賞和欣慰。
眾人見得如此,皆以為楊璟要倒黴,董槐是欠了楊璟人情的,當即想要替出列替楊璟說話,可見得楊璟的神色,又縮了回去。
趙昀朝楊璟道:“既然你喜歡皇城司的勾當,便過來跟在朕的身邊吧。”
趙昀如此一說,眾人皆大驚失色,皇城司雖然拱衛皇城,但主要是負責皇城的治安,到了後來,漸漸轉化為以刺探情報和監察百官以及民情為主要職責。
護衛皇帝陛下,皆由內衛以及內等子來負責,皇城司的人早年間還有御帶器械,是跟在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跟儀仗差不多,但後來漸漸也就被內等子和侍衛司的人頂出去了。
皇帝可是金口一開,一言九鼎的人,在這種事情上絕非開玩笑,這意味著,他竟然讓楊璟來當他的護衛?
所有人都有些搞不清楚趙昀到底想幹什麼,若是這樣的話,早先責備楊璟失禮的話,可就當不得真了!
楊璟內心之中飛速思量了一番,而站起身來,就要解下配刀,可趙昀卻擺了擺手道:“不用了,就帶著刀吧。”
官家竟然讓楊璟帶刀上殿,貼身護衛!
文武百官們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官家不是為了訓斥楊璟,而是為了提升楊璟!
即便只是慶典上亦步亦趨地保護官家,也足以說明官家對楊璟的信任,這也是莫大的榮耀了!
“是。”
楊璟在眾人的矚目之下,緩緩走到趙昀的身後,卻也不敢走到前頭,只留在了胡命橋的身後,趙昀也不由點了點頭。
楊璟抬起頭來,但見得楊太后有些茫然地看了趙昀一樣,眉頭微蹙,但也沒有說些什麼,畢竟趙昀的命都是楊璟救的,當初楊璟入宮看診,將趙昀從鬼門關拉回來之時,楊太后就想要重賞楊璟。
如今官家在文武百官面前抬舉楊璟,怕也是為了償還這份恩情,楊太后想了想,心裡也就釋然了。
這個小插曲也並沒有影響慶典的進度,禮部和龍山觀的人開始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各環節的儀式。
松晏真人作為龍山觀的掌教真人,與楊太后又是交情,雖然昨夜受了傷,但寬大的道袍掩蓋著,倒也不必擔憂,一切都在喜慶祥和之中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