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楊璟的請求,王不留也只是輕嘆一聲,朝楊璟道:“楊大人這是在趕我老頭子走啊...”
楊璟心裡也有些過意不去,這段時間他也想得很清楚,王不留之所以選擇留在他的身邊,怕是早有預謀,如果說這個時代還有一個人對楊璟的身份感興趣,那必定是王不留無疑了。
這位年少時候剛懂得讀書,就問出“天上到底還有什麼”這種問題的老人,堪稱窮究天人,凡人世界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好奇,以及他探索天道的熱情和野心。
如果說他還有什麼事情看不透,那隻能是關於楊璟的種種事蹟,或許他從沉船案開始,就已經關注楊璟,也或許他是跟隨了楊璟之後,才發現楊璟的與眾不同。
總之他能夠跟著楊璟,便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發現了楊璟的不凡之處。
當楊璟展現出種種超乎常人的能力和知識,王不留不可能不動心,而也正是他在閒暇之餘經常詢問楊璟的那些問題,比如天外之天謂之何天,地下是否有冥間等等。
楊璟起初也只是將他當成一個不同凡響,想要追求真理的奇人異士,直到他在記憶中搜尋能夠幫助全真道渡過難關的人選,直到他想起葛長庚來,他才懷疑到了王不留的頭上。
他還記得,當魏無敵答應搜尋白玉蟾的那個晚上,王不留與他一道夜觀天象。
楊璟當時跟他說了很多,雖然都是課本上的一些常識,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無疑如同天書一般,既讓人難以置信,又讓人為之震撼。
而對於王不留,或者說葛長庚這種已經看透了世事,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天地看透的人而言,楊璟的言論是極具顛覆性和誘惑力的!
也正是那個晚上,楊璟終於確定了這個老人的真實身份,這個無所不知的王不留,便是他想要尋找的葛長庚!
楊璟知道遲早會有這麼一天,他也防備著,生怕王不留不願意去參加這次辯論,畢竟葛長庚已經失蹤十幾年,很多人都認為他飛昇仙界,或者死掉了。
所以他肯定是不願意再重現人間的,今次大辯論如果勝出了,只怕他的名聲會再度傳遍天下,對於想要隱世不出的葛長庚而言,實在是一件為難的事情。
為了說服葛長庚,楊璟甚至在養傷無聊的時候,自己寫了一本書。
這本書是他根據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知識,所寫的一本科普書,裡頭還帶著簡圖。
當然了,與其說是書,不如說是筆記,裡頭有大半深知像十萬個為什麼,總之很混雜,但也很全面,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的知識,也能夠堪稱百家之學。
楊璟一直沒有將這個筆記本送給葛長庚,就是為了應對今天這樣的狀況。
所以他朝葛長庚說道:“王老,若非迫不得已,我也不想你老人家北上,這天寒地凍的,又要長途跋涉,但出使大理同樣是危機四伏,倒不如北上,再看一看這個世道...”
王不留,或者說葛長庚深深地看了楊璟一眼,沉默許久,而後指著楊艾男,朝楊璟說道:“我要帶走這孩子。”
楊璟微微一愕,而後表情有些凝重地說道:“如果他願意,先生帶著他也無妨...”
楊艾男雖然身體恢復了不少,腿部的畸形也在孫二孃和鹿白魚的治療下,漸漸糾正了過來,拄著柺杖已經能夠行走,但楊璟還是有些捨不得。
不過楊璟也很清楚,自己隨時可能遭遇危機,今番出使大理,要跟蒙古人打交道,能不能全身而退還兩說。
雖然他是楊艾男名義上的養父,但全靠孫二孃和鹿白魚在照顧她,而宗雲一直在教他修煉內功,王不留則教他各種知識,楊璟這個養父實在不算稱職。
楊艾男離開夜郎人的天坑地下世界之後,對人間充滿了各種好奇,而葛長庚恰好能夠滿足他這種好奇,帶他領略不一樣的世界!
如果說楊璟等人帶著楊艾男,是讓楊艾男用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看這世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那麼葛長庚則是讓楊艾男用心去看這個世界,就好像剖開這個世界,讓楊艾男從本質上去認識這個世界!
雖然葛長庚對這個世界本質的理解,與楊璟有所出入,甚至於後世的知識並不一樣,但對於楊艾男而言,這樣的旅程也已經充滿了各種驚奇和美麗!
楊璟走到楊艾男的面前,朝他問道:“艾兒,先生要帶你去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你願不願意跟他走?”
楊艾男雖然已經懂得官話,但平日裡很少開口,此時也沉默了很久,而後才跪下來,給楊璟磕了個頭。
楊璟心中輕嘆一聲,但也為楊艾男的決定感到欣慰,畢竟對於一個孩子而言,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來,是需要難以想象的勇氣的。
楊璟摸了摸他的腦袋,將他扶起來,又從書房取來那本筆記,鄭重地交到了葛長庚的手中。
“先生,這就是我。”楊璟如此說著。
葛長庚遲疑了很久,才顫抖著雙手,接過那個輕飄飄的本子,卻彷彿捧著整個天道一般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