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未央和四人在召開作戰會議的時候,盤建則是回到了報社開始準備在輿論方面全面反擊,尤其是對於韓國。
“大家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開會了!”
進入編輯部,盤建立刻把華夏日報的幾位主編叫到了會議室中。
“上面來任務了,對於外界對華夏聯盟的汙衊誹謗,我們要開始全面反擊了。
尤其是對於韓國,一定要把其殘暴的一面披露出來。諸位有沒有信心?”
“有!”身為媒體人,這段時間被人口誅筆伐,可以說這些人已經忍夠了,如今終於來了命令,怎麼能不夠興奮。
“韓國?我這邊已經準備了一些資料,大多數是在華韓國勞工的採訪,我想今天就能出稿子。”朱曉琳首先發生表示他已經準備好了。
其他人見狀也不甘示弱,紛紛表示他們手中都有料。
在商量了版面和其他新聞的協調後,主編們便各自開始準備自己的稿子去了。
而朱曉琳則是回到她的辦公桌,從抽屜中拿出了一個月前採訪的在華韓國勞工領袖金陽成的採訪稿。
準備整理出來後交給盤建順便在寫一篇評論文章。
第二天一早,華夏日報憑藉強大的交通運輸能力已經鋪滿大半個華夏聯盟。
人們購買報紙後看到的頭版頭條便是:《韓國勞工血淚史》
文章開篇便寫道:“在華夏聯盟內,由於可用勞動人口的不足,所以政府大批次的僱傭國外勞工。
這一些勞工裡面,有燕國,有唐王朝,有漢王朝等等各自不同。
這些人都是抱有一種賺錢回家,衣錦還鄉的思想幹著大多數苦力工作。
然而在這群國外勞工中卻有著一批特殊的人,他們乾的是最苦的工作,拿的是最低的工資,然而這些人卻沒有一人想要回到他們的祖國去,他們便是韓國勞工。
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他們的世界看看這些人為何有家不想回。”
接下來便是採訪到的勞工口述,著重描寫到韓國王氏的殘暴和驕奢淫逸。
採訪中提到,由於韓國國王樸正雨收集全國美女進宮供他玩樂,很多父母親手把自己的女兒毀容,就算為了逃避樸正準備的魔爪。
另外一點則是提到韓國的賦稅之重簡直是前無古人。
一名叫做李肯圖的韓國勞工提到,他之所以來華夏過來打工便是因為他在韓國已經欠了地主一百年的田租,只能來打工還債。
至於為何能欠一百年的田租完全是因為韓國王室為了享樂,把農稅提高到了五成,而地主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收取了四成半的田租。
留給農民的糧食收成只有可憐的半成,連吃飯都成問題。
所以只能從地主處借糧,久而久之加上利息,一百年的債務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有些人則是隻能賣兒賣女,給地主還債,可以說生活在韓國的普通人只是自由的奴隸而已。
最後則是採訪的韓國勞工領袖金陽成,著重說了他加入了勞動黨,以及表達的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韓國的理論。
這篇報道出來以後全聯盟譁然,人們第一次知道在華夏聯盟在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國家。
而有些人則是開始反思,華夏聯盟沒有之前他們不是和那些人一樣嗎?只是情況好一些而已,本質依舊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