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陣亡士兵紀念日,為了配合接下來將要到來的武裝衝突,華夏日報現在已經開足馬力的進行招兵宣傳。
報名參軍的人數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面達到了五百萬的數目。
這相當於當初鎮北軍十倍的數目。
加強原有的兩百字常備部隊,華夏聯盟的軍隊數目達到了驚人的七百萬。
這對於人口只有一億多的華夏聯盟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負擔。
光是軍餉和軍需物資所需要的花費就是天文數字。
好在現在華夏聯盟五大市已經全面開啟了工業化的程序,對外貿易和稅收也是不斷的突破記錄。
不過如此大規模的宣傳徵兵,已經是躲不過人們的耳目了。
漢王朝和唐王朝在渡過了冬天之後,果然如預料的那般把其部隊直接編入了附屬國的建軍當中。
在華夏聯盟西北邊境,吳國,商國率先發難指責華夏聯盟私自大規模的傳授修煉法門。
導致天晶石和修煉物資價格暴漲普通修士苦不堪言,要求華夏聯盟立刻放棄現在的教育計劃,並且賠償所有王國的損失,可以用工業技術抵債。
這條宣告可以說目的很明顯,一是要打擊華夏聯盟未來,二是要掠奪華夏聯盟的工業化成果。
無獨有偶,唐王朝的附屬國們也聯合發出了差不多的宣告。
其中以韓國叫囂的最為嚴重,他們的白頭山鐵礦和銅礦在見識了商未央的工業開採效率後已經深深的反悔。
現在白頭山礦場已經停工,所有工程機械已經封存,人員也全部被扣壓著。
對比商未央第一時間發表了宣告,要求韓國立刻釋放
人員,接觸礦場封鎖,按照當初的契約履行職責,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商未央的一紙公告徹底的把目前華夏城面臨的情況暴露在眾人面前。
在華夏聯盟內建立合資工廠的人,都是人心惶惶。更有甚者開始在綠水區掛牌出售手中產業。
然而接手著寥寥無幾。
時間到了五月份,距離傳位大典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華夏聯盟再一次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點。
各國效仿華夏聯盟也都開辦了報社報紙,用於政治宣傳。
這甚至還導致了華夏城的印刷機一度賣脫銷,當然賣給他們的都是淘汰的,而且去除了動力源,只能用水車當動力。
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工業革命啟蒙了。未來各國的反抗軍和工業基礎大多數都是誕生在河流邊。
不過現在各國的河流邊只有印刷廠和報社,而且大部分內容都是批判華夏聯盟的。
不過批判的內容既無知又可笑。
比如吳國的報紙寫到:“華夏聯盟大肆修建所謂的鐵路火車,其產生的聲音實際上是一種洗腦魔音。
聽久了火車的聲音,人們會徹底的被商家控制,而其組建的勞動黨便是一支被魔音控制的隊伍。
這一點從其口號就可以看出來,一切行動聽指揮,這不就是傀儡的最好說明?
目前本國化神強者已經確定了這一說法,希望華夏聯盟不要一錯再錯,多行不義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