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我有什麼辦法?老孃的兵都被姓秦的颳走了,這一批剛有點模樣,又想要?我一共500多個兵,他這次要1500,我上哪裡去給他弄。”唐賽兒拍著桌子,怒吼道。
“其實,京城也給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就是需要林千戶出面。”瞿達摸了摸後腦勺,有些不好意思。
“什麼方案?他姓秦的能有好主意?”唐賽兒依然面色不虞。
“山東一地,自皇帝起兵靖難後,先是遭受戰亂之苦,緊接著又有旱災、蝗災和疫病,皇帝為了營造新都、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山東一地徭役征斂不息,百姓生活困頓,無以為生,賣妻鬻子,以求苟活。所以青州、即墨、莒州、諸城、壽光等地,很多百姓都被逼上梁山。根據我們蒐集的情報,林千戶與即墨的董彥杲、即墨的劉俊、莒州的賓鴻都有交往。”瞿達看著唐賽兒,停了下來。
歷史上唐賽兒起義的真實原因,就是因為山東人民真的活不下去了。
朱棣起兵靖難,李景隆帶兵50萬,在德州與朱棣大幹了一場,敗!又在濟南大幹了一場,敗!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幾十萬大軍潰敗的場面,可想而知山東百姓遭受了什麼樣的災難。
朱棣登基為帝后,給予北平、保定、永平的百姓一些特殊的優免,但山東百姓連根毛都沒有。
永樂四年,濟南府及周邊發生特大蝗災和旱災,顆粒無收,饑民中更是疫病盛行,當年青州、樂安等州府上報戶絕田七十一萬畝。
什麼是戶絕田?就是字面意思,一戶人家都死絕了!一般在農村,如果一戶人家都死了,同村的近房親屬會把地分掉,很少出現戶絕田的情況。由此可知,當時的山東百姓的慘狀。
同年永樂皇帝下令營建北平城,二十多萬工匠、上百萬民夫被徵調入京,營建北平城。山東成為工匠、民夫徵調的重點地區。
為了保證北平建成之後,各地物資能夠順利送達北平城,朱棣又命令修治會通河。會通河是京杭運河主幹道的一部分,從山東聊城的臨清到東平府,洪武二十四年,黃河決堤,會通河一半河段被沖毀,運河漕糧北上受阻。為了打通這條道路,山東各地百姓又投入了無盡的徭役中,從永樂九年到永樂十三年,五年時間未得安息。
期間,朱棣北征蒙古,負責運送糧草的主力,也是山東百姓。史載,永樂十七年,“山東諸處,饑荒水旱相仍,至剝樹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顛沛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
是以,山東各地百姓嘯聚山林,佔山為王,抗捐抗租。
這些事情,秦睿自然是知道的,因為歷史上唐賽兒起義,席捲了大半個山東,從者如雲,幾萬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反正都活不下去了,搏一把或許還能活下去,還能活得更好。
畢竟,人生不搏不精彩嘛!
有這麼好的資源,難道秦睿會不用嗎?
喜歡演明請大家收藏:()演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