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饑荒之年,卻是為數不多的能找到的可食用的野生果實。臘梅十分感動,從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小孩子嘛,又是大飢餓的時候,有了吃的想著你,說明他心裡有你,對你敬重。
尤其對臘梅,從一開始的侮辱到送東西,說明他不再把臘梅當“小傻妮兒”,而是當成了好朋友。
既然好朋友王秀春說出來了,礙於情面,也為了補償送野葡萄的情誼,臘梅同意帶著他。
好在白頭髮老奶奶已經被叫明,而現代中的青草又很多,拔之不盡。多去個人兒,多拔過一些來,為現實解決點兒飼草問題。
像囑咐王曉華、王秀春一樣,臘梅對三個男孩子說:“看見什麼也不要好奇,誰問也不要說話,只管低著腦袋拔自己的草。拔到多半筐,咱就回來。”
三個男孩子頻頻點頭。
臘梅把他們領到村北一片鹽鹼地上。
這裡今年還是鹽鹼地,明年就開始挖渠。而前世現代,則是一條水波盪漾的灌溉渠,兩岸長滿了葦子草、老槓苗,還不容易接觸到現代的人們,是多人拔草的理想去處。
臘梅讓五個人手拉著手,由她在頭裡帶著走過空間綠色通道,來到了前世現代的水渠北岸。
“哇!這不是大河嗎?”
五個孩子都好奇地叫起來。
這裡是大平原,王店村周圍除了葫蘆溝就是坑塘,還沒有條像樣的小河。這條河是在六一年才開始挖的,今年是六零年,所以他們不知道。
“我們是來拔草的,只管拔自己的草就是了。”臘梅也不解釋,用話打消了他們的好奇,命令趕緊拔草。
時間跨越五十年,好奇的事多著呢,解釋也解釋不清楚不是。
何況對他們說是來到了白頭髮老奶奶這裡,神仙住的地方,新奇事自是多,她也沒必要解釋。
河坡上不種莊稼,人跡罕至。臘梅本來找的是僻靜處,但她卻忽略了周圍的環境:
灌溉渠北面二里開外,有一條烏由縣通往臨縣的公路,汽車的引擎聲喇叭聲不斷;
水渠的東邊有一座小橋,橋北是一條水泥硬麵田間小路,是王店村向北去的必由之路。
小橋上不時駛過小汽車、摩托車、拖拉機、電動三碼,這些都是現實中沒有的車輛。
三個男孩子好奇心重,被汽車的鳴笛聲和馬達聲撩撥的心裡癢癢的。
第一天,忍住了,第二天,也忍住了,到了第三天,崔桂興出了個么蛾子:
“你們三個女孩兒往西砍,我們三個男孩兒往東砍,這樣誰也不搶誰的草。”
臘梅見他們頭兩天乖的很,也就放鬆了警惕,欣然同意。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