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們,就說找到了一塊好草地,對誰也不要說。”臘梅囑咐道。
二人點點頭,心領神會。
一過秤,有十斤的有十一斤的,三斤一分工,哪個也掙了三分多。由於草好、鮮嫩,還受到了飼養員的誇獎。
“太刺激了!”王曉華高興地說:“臘梅,你只要在家,下午放學以後咱就去拔,怎麼樣?”
王秀春也添火加油:“就是來回走的功夫,一頓飯的時間就能拔多半筐。”
王曉華:“下次咱多割點兒,拔滿筐。”
臘梅:“你一晚上掙五、六分,人們眼紅了,也就到了長斤數的時候了,豈不害了別的拔草的。
“咱每次就拔多半筐,在拔草的人裡面,咱掙最高的分就行,不要超過整勞動力,隊上也說不出什麼來。”
王曉華不好意思的笑笑:“臘梅,你怎麼考慮的這麼多呢?像個老太婆!”
臘梅心道:“你要是在我這個位置上,你也會想這麼多。”
為了不讓現代的人看出來,臘梅儘量一天換一個地方,儘量避開人們的視線。
如此堅持了三、四天,倒也一切順利。
儘管三個人誰也不說在哪裡拔的草,臘梅和小夥伴兒拔草的事兒,還是被鄭存梁知道了,跟屁蟲勁兒上來了,非要跟著臘梅去拔草,並且還要帶著好朋友崔桂興。
自從在大隊部鬧了那一場後,鄭存梁和崔桂興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又因為臘梅在醫院裡救了他倆,崔桂興一家十分感激,崔桂興也把臘梅當成了好朋友,經常與鄭存梁一起到十一隊找臘梅玩兒。
帶著王曉華和王秀春,臘梅覺得很輕鬆。二人也沒對空間通道產生懷疑,甚至覺得這就是去白頭髮老奶奶的道路,她們拔草的地方,就是白頭髮老奶奶的所在地。
也遠距離看到過現代的人,由於服裝、髮式不一樣,她們認為看到的是白頭髮老奶奶這裡的仙人,回來後還悄悄對臘梅說:
“仙人穿的衣服都很好、很鮮亮,比咱們身上的老粗布可強多了。”但也只是在三人之間交流,沒有一個向外喧嚷的。
有了帶她們的經歷,臘梅覺得把鄭存梁帶上也不是不行。鄭存梁很聽她的話,叫他保密,他就不敢對外說。
崔桂興有些調皮,但自從上次救了他,他對白頭髮老奶奶崇拜的五體投地,對臘梅也十分尊重,並一再向臘梅表示:凡是白頭髮老奶奶不讓向外說的事,他絕對不說。
礙於鄭存梁的面子,臘梅也同意帶崔桂興去。
王秀春的母親陸金滿是王貴安奶奶的孃家侄女,王貴安母親見王秀春和王曉華每晚都能拔一筐草,掙三、四分兒,就讓王秀春也帶著他兒子王貴安去。
是親三分向。陸金滿看在自己姑姑的面上,便要王秀春帶上王貴安。王秀春架不住母親的嘮叨,把這話對臘梅說了。
臘梅對王貴安的印象一開始並不怎麼樣。一看見他,就想起他把自己摁在胯下當馬騎的情景,後來還多次慢罵她。
但自從臘梅被“白頭髮老奶奶罩著”叫響以後,王貴安對臘梅的態度大有改變,還有意討好臘梅。
去年秋天,在地裡發現了一顆野葡萄,王貴安把最大的揀了一大把,送給了臘梅。
野葡萄紫紫的,圓圓的,顆粒有紐扣般大小,吃起來甜中帶著一股酸味兒,比真葡萄口感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