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按部就班地過了一天,前世的王店大集日到了。
這個集王曉華梅必須趕,她已經買了好幾包袱小舊衣裳,錢都是用的賣隊裡的嫩玉米錢,這個錢必須兌回來;
再就是她許諾了前世的王曉葉,用處理她家舊衣服的錢給她買這世裡的笨雞蛋。
虧欠的也好,許諾的也罷,都得透過賣舊衣裳折騰回來,才能達到自己的心願。
王曉華梅一早便預備下下午去城裡賣的嫩玉米、給王曉葉捎的鮮紅薯葉。吃過早飯便溜出隊部,揹人處閃進空間通道,從後門來到前世村中的集市上。
集上已經有了很多擺地攤的,而且還分品類,賣什麼的挨著賣什麼的。
王曉華梅是用兒童腳踏車推著貨物來的,在一個賣成衣的地攤旁停住,解開包袱就叫賣起來:
“賣小衣裳唻!小的一塊錢一件兒,大些的兩塊錢一件兒,管挑管揀,經濟實惠,耐穿又耐看。快來買喲,保你買了一回還想買二回!”
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口齒清晰地一口氣說出這一大段吆喝來,再加上甜潤的童音,聽到的沒有一個不投來讚許的目光。
“你大人呢?怎麼讓你在這裡守攤兒?”一個六十來歲的老太太關切地說:“要是有人拿了衣裳不給錢,你連追都追不上!”
王曉華梅衝她笑笑:“奶奶,咱這是社會主義,沒人欺負一個小孩子,您說是吧?”
看了看這個老太太的眉眼兒,很有些像二十八年前的恆嫂。再看她的身段兒和走路的姿勢,不是恆嫂又是哪個。
恆嫂是成伯母的兒媳婦,丈夫叫王貴恆,比王曉華大一歲,恆嫂又比丈夫小一歲,前世裡王曉華與她很談得來。
王曉華去世那年春天,恆嫂偷著生了個二女兒。王貴恆重男輕女,還打算讓王曉華抱養呢!
從二十世紀的一九五八年穿越到二十一世紀的二00八年,時隔五十年,還能見到那世的人們,這讓王曉華梅很是興奮。不由仔細觀看起路人來。
這一看不要緊,還真有很多面目似曾相識的人。面對眼前,再回憶二十八前自己在世時的相貌,還都對上號嘍。
那天向人家打聽王貴勇的那對老夫婦也來趕集。經過今昔對比也認了出來,原來是現實中的峰嬸子夫婦倆。
自己一天價“峰嬸子”“峰嬸子”地叫,二十八年後卻沒能一眼認出來。他們說的“彪子”,大概就是他們的兒子王貴虎的兒子吧!
王貴虎現在還在峰嬸嬸的肚子裡,今年年前出生,八零年生兒子不稀奇。
正高興著,卻看到了她最不願意看到的人:她的小嬸子王素妍——叔叔王長柱的妻子。
王素妍是奶奶王張氏孃家的一個遠房侄女,小叔緊著尋不上媳婦,王張氏許天許地,三胡弄兩胡弄,把孃家的一個遠房侄女給小兒子娶了家來。
王素妍仗著這個關係,過門後在家裡橫行霸道,兩個妯娌從來沒正眼兒看過。
母親馬惠恩老實,父親王長鎖又早早去世,孤兒寡母沒少受她的氣。也是在她的威逼下,母親才下決心央求隊上的人們,幫忙把房子蓋起來的。
攤子前面很快圍上人,在衣裳堆裡尋找起適合自己要的尺寸。才把王曉華梅從沉思中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