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在漢末舉明旗 > 第166章 海上絲綢之路

第166章 海上絲綢之路 (第2/2頁)

推薦閱讀:

海上絲綢之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

其中的南海航線就是朱業想到的理由。

南海航線,又稱南海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

早在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就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闢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

唐代的“廣州通海夷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業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還有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更標誌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南海絲綢之路從中國經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唐宋元朱業無法解釋,但這條路在秦時就已經存在了,漢武當初滅了閩越,不也是憑藉海路拓寬了海貿規模嗎?

其中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就有記載,上面還明確的記載了當初使用的航線:從徐聞、合浦等地出發,經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南部的黃支國和已程不國。

更何況前些年,東漢還曾與羅馬帝國有過來往呢。

漢桓帝延熹年間,大秦王安敦還曾派使臣到達過洛陽,並且贈送給了漢桓帝象牙、犀角等禮物。

甘英曾言: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這各時期的中國人認為羅馬帝國就像另一箇中國一樣位於世界的另一端,所以把他們叫做大秦。

當時,東漢商人們由海路到達廣州進行貿易,把絲綢、瓷器等物品經海路運送至馬六甲經蘇門答臘到印度,並且將採購香料、染料運回中國。

印度商人再把絲綢、瓷器經過紅海運往埃及的開羅港或經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到達安條克,再由希臘、羅馬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加沙等港口經地中海海運運往希臘、羅馬兩大帝國的大小城邦。

這條道路的產出可是讓漢桓帝死後的靈帝,也就是現在的劉宏在即位初期穩定大漢周邊局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你想想,如果啥都沒有,東漢末年內戰不休,又是從哪裡來的資本可以對外無敵。

戰爭打得就是經濟。

東漢末年的百姓日子過的苦不假,但這個時期的劉宏以及那些個皇親國戚、士族老爺們可是一點也不窮。

幾十萬黃巾起義再怎麼不堪,那也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

可結果呢?

劉宏一道聖旨下去,各地士族們隨便掏點錢出來就拉起了一支軍隊,然後沒花多少時間就將他們給鎮壓了。

要是沒點家底,你想拉一支軍隊?

喜歡我在漢末舉明旗請大家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我的無限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