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點了點頭,繼續道:“早些時候,兗州連綿大雨數日,導致黃河漲水,大量的災民往南方流入。”
“就在各位朝臣商討著如何救災之時,臣突然接到密報,說是有賊人在長江以南之地大肆聚攏災民,趁機擾亂地方,並且在前些時日突然對艾縣發動突襲。”
“奪下艾縣以後,這夥賊寇不僅沒有停手,接連轉日,舉兵擾亂地方......”
“在密報傳到臣手之時,豫章郡已經徹底落入了賊寇之手。”
“譁!”
張讓的話之事一出,整個朝堂都亂了起來。
“什麼!”
劉宏也是驚訝不已。
大漢立國至今,兵勇將強,每每有些動亂,立刻就能平復。
但現在,怎麼突然一下就被人告知,豫章郡被賊人打下了。
怎麼回事!
豫章怎麼突然就沒了呢?
緩了好一會兒,劉宏才回過神了,開口追問道:“此事可真?”
張讓重重的點了點頭,凝重道:“經臣再三查探,確有其事!”
“呼!”
得到張讓的確認,劉宏不由自主的攛緊了拳頭。
他雖然是漢章帝劉炟的玄孫,但當初只不過是一個世襲的解瀆亭侯,桓帝劉志駕崩以後,因為沒有子嗣,最後被竇妙選擇成了皇位繼承之人。
對於時年剛剛十二歲的劉宏來說,這簡直是天降之喜,可惜當時自己年弱,面對執掌大權的竇太后,只能選擇隱忍。
好在後來在自己的“努力”,後來在宦官的幫助下,政變勝利。
竇武、陳蕃等人均被滅族,未被處死的族人則流放到交州。
自己這才算是掌握了權利。
掌權以後,雖然期間偏遠地區的蠻族、妖道時常叛亂,但都被盧植、臧旻、朱儁等人以非常快的速度平定了。
漢軍兵鋒如此之利,劉宏自然認為天下穩如泰山。
雖然心中也有光武之志,可他對自己的認知很明確,知道自己達不到光武帝那般,索性天下太平,便安心享樂,鮮問政事,好好的做好這個守成之君便是。
可豫章這個地方在劉宏的眼裡不同,現任豫章太守陳修的任期之前,曾經任職豫章太守的可是陳蕃。
就是他剛剛即位時,那個主持朝政、並與外戚竇武勾結太傅陳蕃。
陳蕃的能力自然是很強的,豫章當時被他經營的可以說是異常的強盛,在長江以南,可是有著糧倉之稱的地方。
賊寇得了這個地方,那還得了?
劉宏是又驚又怒,不由得拍案而起,盯著張讓質問道:“既然你說你收到密報,為何今日才將其告知與朕?!”
劉宏這是急了,話裡話外盡顯責怪,怪張讓為何不早和自己說。
要是自己早一點知道的話......
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卵用。
但劉宏可不這麼認為,他剛即位不久,破羌將軍段熲就在“他的指示下”大破先零羌於射虎塞外谷,東羌全部被平定了。
後來偏遠地區的叛亂仍舊是在“他的指示下”,被盧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
所以劉宏認為,自己雖然比不上光武,但也差不了多遠。
要是早一點知道,區區災民,“在他的指點下”,還不是彈指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