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再次的興盛和發展。”
“哦,你看了哪個大師的作?”杜秀青對於少鋒說的這點又感興趣了。
“他在城郊自己的家裡,帶了幾個徒弟,屬於家庭小作坊式的生產,但是生產的都是精。”於少鋒說,“他也是當年張國
平帶出來的徒弟,叫張如來,五十多歲了,在福建打拼的十來年,前兩年回鄉開始自己幹,木雕技藝精湛,他做的都是高檔
的木雕精,價值不菲,專供廣東福建兩家高檔傢俬城,也有私人專門訂購。”
“有這樣的人才,我們應該早推介,給他一些政策和資助。”杜秀青說,“有空你帶我過去看看,私人性質的,不張揚。”
“行,今晚你要是有空,我可以聯絡他,我帶你一個人過去看看。”於少鋒說。
“可以,看看再說。”杜秀青說道。
“好,那我去聯絡看看,好了我再向你彙報。”於少鋒說。
杜秀青笑著點了點頭,於少鋒很高興地離開了。
和於少鋒的這一番談話,讓杜秀青似乎看到了餘河木雕的美好前景,也看到餘河經濟發展的新希望。
於少鋒離開後不久,垛義來到了她的辦公室,帶來了記者們整理的一些圖片和手稿資料。
垛義拿著這些資料,似乎有些膽怯,在交給杜秀青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說:“杜記,我,我覺得這次的採訪好像沒
有什麼可以拿出檯面來寫的東西。”
“嗯?”杜秀青看著垛義,眼神裡充滿了疑問。
“我們餘河報雖然說是地方小報,但是,我們的宗旨一直是為縣委和縣政府鼓與呼的,可是,我看了這些圖片,還有這些人
的手稿,似乎都不符合這個要求。這要是登出來,不是丟了我們餘河人自己的臉嗎?”垛義有些忐忑地說道。
“丟了我們餘河人的什麼臉?”杜秀青邊問邊伸出手,示意垛義把那些資料交過來。
“這個……”垛義站在杜秀青的桌前,身子微弓著,雙手把那些資料呈給杜秀青,最後還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盤,“圖片
都在這裡面。”
“丁部長,我們是讚歌唱多了,幸福看多了,所以看到這些貧苦的人民,看到這些悽慘的鏡頭,就覺得不真實了,對不對?
”杜秀青看著垛義說,“而這些貧苦和疾苦恰恰是餘河底層人民的生活真實寫照。以前,我們的報紙,電視臺天天宣傳的
就是形勢一片大好,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幸福安康。下去走走,看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生活有幸福的一面,更有不幸
的一面。幸福的民眾,我們可以少關心,少關注,但是,這些窮苦的民眾,我們應該投以更多的關懷和幫助,這才是政府真
正應該做的。你覺得呢?”
喜歡女教師仕途危情請大家收藏:()女教師仕途危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