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莊子就告誡過人們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法則:木雁之間、龍蛇之變。
無論一個人自認多麼優秀,如果不懂藏拙不懂變通,他的下場就是,遲早有一天被職場淘汰出局。
對於環境下的每一位失業者,是不是也應當有龍蛇之變的思維?
“在沒有條件沒有時機的當下,蟄伏變蛇未嘗不可……
隨著形勢發生根本的轉變,曾經那些不切實際的野心、幻想和浮躁,終將會被耗盡。
投入工作,讓自己保持忙碌,否則一旦閒下來,各種自責、羞愧、屈辱,彷彿強迫症似的,將不停的騷擾著你的思緒,讓你迷失。”
聽了林雅蘭的一番話,司朗終於明白夏斌當初失業,為什麼要選擇坐地鐵了!
每天準時跟隨著地鐵裡上下班的人群,有時候還裝腔作勢的進入某棟寫字樓,接著進入電梯上到寫字樓的某一層,再從安全通道或另一層的電梯下來,至少可以讓自己保持心理上的一種上下班忙忙碌碌感覺……
在燕京這座熱鬧匆忙的城市,有著不少大佬們,但更多的是像季樂斌、張蘭這樣為了公司生存而堅持而努力的創業者,和像自己這樣為了換取更好生活,在失業後繼續不斷掙扎向前的普通人。
有些時候,運氣不好,也許並不完全是自身的原因,而是大時代震盪造成的結果。
但是,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沒有權利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時代……
眼前的種種遭遇和每一個人的故事,不過是這個大時代環境下的一個縮影而已。
但從中可以讓我們看到,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中,這個社會每一分子的心態。
......
司朗不由得想起,這三個月的日子,一開始的時候,自己老是自作多情,覺得別人會不會看著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整天沒有工作無所事事,而在背後指指點點的。
時間長了才發現,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奔波,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在咖啡館、地鐵、公園大榕樹下幾個月來落寂孤獨的普通中年男人。
一個人在落難的時候,雖然會變得異常敏感,一點小事往往會放大了好幾倍。
但同時也會剔除掉很多厲害關係,而簡單地以好與壞、善與惡來判斷遇到的人與事。
往往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這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人們都是同情弱者。
比如咖啡館裡沒有攆他的服務員,和那些跟他點頭致意的陌生人。
地鐵裡提醒他不要睡過頭坐過站的中學生,和公園裡提醒他不要丟了電腦包的拾荒老人。
即便是那些拿著小卡片到處散發的小夥子,他也不都是壞人。
失業後的一天下午,司朗在馬路上遇到一位迎面而來的十幾歲小夥子,穿著一套帶白槓槓藏藍色的學生服,走到司朗身邊的時候,順手遞過來一張卡片。
在失業之前,司朗從來不會接收陌生路人遞過來的任何東西。
滿大街這樣的推銷者太多了,他不願意與這樣的推銷者糾纏。
當你接過對方遞過來的宣傳單或卡片之後,對方就會認為有機可乘,就會趁機跟你攀談,有些時候,身邊還會出現若干個“託”幫助著烘托氣氛,甚至下套。
但如今不同了,自從失業後,防人之心似乎沒有了,因為自己也跟那些人差不多。他們當中的每個人,只不過是努力地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謀得一席之地罷了。
司朗接過小夥子遞過來的卡片一看,是按摩女的圖片,上面還有聯絡方式。
他叫住小夥子:“等等,你知道做這種事情是不光彩的,甚至這是違法的嗎?難道你不擔心城管抓你嗎?“
小夥子大大方方笑嘻嘻地看著他:"知道呀,也擔心,但我要生活呀。如果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能光彩的起來嗎?那種虛假的光彩能當飯吃?能填飽肚子嗎?”
司朗說道:“不是,要生活也得走正道啊。”
“只要社會有需求,就有人會去做。大哥,你別把一些事情想的那麼齷齪好不好。
當你把這份工作,當做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提供資訊服務的一份自食其力的勞動時,你的心裡就坦然了,你的心懷就釋然。“小夥子理直氣壯的說完就要走。
聽此言,司朗頓時一愣,他立馬上前一步攔住小夥子:“等等,你這一天,任務是多少?得發多少張卡片?能賺多少錢?”
小夥子停住腳步對司朗說:“我啊?一天得發三百張卡片,5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