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世隆、爾朱天光等相繼被擒殺,所部投降。
至此,爾朱氏勢力被盡數消滅。
高歡在戰前竭力積蓄力量,同時施反間計以分化爾朱氏軍,戰中又能設陣阻敵,激勵士氣,加之部署得當,終於取得以少勝多的戰果。
爾朱氏雖擁有重兵,但諸將貌合神離,以失敗告終。
………
歷史上的韓陵之戰是指北魏普泰二年532),爾朱氏集團與高歡集團為控制北魏朝政,互相爭奪,在韓陵地區進行的戰爭。
不過彼時的韓陵在鄴城以南,為了劇情需要,我們將韓陵山搬到了塞北地區。
由於高歡的大軍落到了後面,且與先鋒軍失聯,因此他們最終被燕軍給盯上了。
彼時,燕國佔據了遼西走廊,而在此據守的正是原先東部鮮卑中的第二大勢力—段部鮮卑。
段氏鮮卑,東部鮮卑的一支,也稱段部鮮卑、段部、段國。
其以鮮卑、烏桓族為主體,融合部分漢人和匈奴人而形成的一支遊牧部落,主要活躍在兩晉十六國時期。
東漢中葉,由遼東西遷,分佈在遼西一帶,世襲部落首領。
曹魏末期,勢力逐漸強大。
至四世紀初,成為東部鮮卑最強盛的部族之一,管轄範圍西接漁陽,東臨遼水。
段部鮮卑是鮮卑部族的一個支系,其根據地在遼西走廊一帶,與同時期存在的鮮卑慕容部、宇文部皆屬東部鮮卑的一支,而段部曾經是最強悍的一部。
段部鮮卑的首領姓段,根據《魏書》記載,段部第一位首領姓名為段日陸眷其名《晉書》作段就陸眷)。
段氏祖先最初的地位是很低的,段日陸眷曾被賣為漁陽烏桓貴族家裡的奴隸,受盡屈辱。
此後,漁陽發生饑荒,當地的貴族官僚認為段日陸眷身體健壯,便派他率領百姓到遼西搶奪食物,招降納叛。
從此,段氏逐漸強盛起來,其根據地在很長時期內都是以遼西令支為中心。
而現在,段部鮮卑的首領名叫段務勿塵,乃是段部第三代首領!
段務勿塵?~311年),字務勿塵,遼西郡石城縣人,鮮卑族。
西晉時期,段部鮮卑首領,前任首領—段乞珍之子。
稱臣於西晉,成為幽州刺史—王浚女婿。
太安二年303年),支援東海王—司馬越作戰,受封遼西郡公。
永興元年304年),跟隨幽州刺史—王浚進攻成都王—司馬穎。
永嘉四年310年),授大單于。
永嘉五年311年),去世,其子段疾陸眷嗣位。
……
段務勿塵佔據遼西、遼東,是為燕國屏障,與烏桓在塞北的地位相當。
不過烏桓蹋頓麾下無人,與之相比之下,段務勿塵卻是還有五位兒子——段疾陸眷、段匹磾、段文鴦、段叔軍、段秀可以依仗。
再者,不同於烏桓只有兩萬騎兵,同為鮮卑人的段務勿塵麾下卻有四萬騎兵。
騎兵多,且麾下還有五個兒子可用,因此段部很是厲害。
聽聞齊軍步兵孤懸在外,於是段勿勿塵點了十萬步騎出動,意在消滅高歡,從而建立大功!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