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412章 蘇峻之亂(下)

第1412章 蘇峻之亂(下) (第1/3頁)

推薦閱讀:

庾亮到尋陽後,宣太后詔,命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郗鑑為司空。

溫嶠以蘇峻未平而不接受,同時打算起兵討伐蘇峻,又分兵給庾亮。

庾亮和溫嶠本來互推為盟主而大家都推讓不受,後因溫充推薦徵西大將軍—陶侃而決定二人共推之,並派督護—王愆期到荊州通知陶侃。

起初,陶侃因為自己沒有被任命為輔政大臣,所以憤怨而拒絕。

後來,雖然在溫嶠多番勸請下答應,並宣佈蘇峻和祖約的罪狀以及派龔登領兵與溫嶠會合,但不久即追還龔登並反悔。

溫嶠唯有再度寫信遊說,並以其子—陶瞻之死刺激陶侃,最終才令陶侃感悟,自領兵溫嶠會合。

而徐州刺史—郗鑑所在的廣陵,糧少城孤,又鄰近北方外族政權,因此士民都無堅定守戍的意志。

但郗鑑收到升任司空的詔書後即流涕誓師,要起兵討伐蘇峻,將士都爭相要求參與。

陶侃到尋陽後,眾人都稱,陶侃要殺庾亮以謝天下。

庾亮感到害怕,於是,前去見陶侃並引咎自責。

最終,其表現令陶侃釋懷,反更欣賞庾亮。

於是,討伐軍齊心要進攻建康,平滅蘇峻,西軍遂起兵。

同時,王導以太后密令要三吳吏士起義兵,以援救建康。

於是,會稽內史—王舒命早前逃亡到當地的庾冰行奮武將軍,領兵一渡錢塘江;

吳興太守—虞潭、吳國內史—蔡謨和前義興太守—顧眾都舉兵嚮應。

至此,三吳的東軍也起兵。

蘇峻知道陶侃領導的西軍起兵後,聽從參軍—賈寧的計謀,由姑孰退守石頭城,分兵對抗西軍各部。

而東軍則派管商、張健和弘徽等拒戰,與虞潭互有勝負,相持不下。

同時,蘇峻又逼成帝遷到石頭城。

之後,毛寶領兵襲擊迎納蘇峻米糧的祖約司馬—桓撫,奪取全部米糧,令祖約更加缺糧。

隨後,郗鑑率眾渡江,與陶侃在茄子浦會合,並與陶侃以水軍直指石頭城。

當時,蘇峻見在查浦的陶侃軍和沙門浦的溫嶠軍兵士眾多,顯得畏懼。

但另一方面,在廣德的桓彝顯得孤立無援,周邊郡縣都向蘇峻投降。

但桓彝堅決不降,後被韓晃擊敗並圍困,最終城陷被俘殺。

東軍方面,蘇峻曾經赦免庾亮諸弟以取悅眾心,但仍派張健、管商、弘徽等人進攻。

起初雖有小勝,但後來庾冰與顧颺皆被張健擊敗,使得吳郡郡城被張健所掠。

後來,顧眾與虞潭也被管商擊敗,分守吳興及柴闢。

之後,虞潭再於吳興戰敗,吳興郡的東遷、餘杭和武康都因其軍敗退而被蘇峻軍搶掠。

虞潭派往吳縣的督護—沈伊也敗於管商,這使得抵抗形勢很不明朗。

而一眾西路討伐軍逼近石頭城時就打算作一次決定性戰役,但陶侃認為蘇峻兵強難以爭鋒,打算行持久戰並以智謀擊敗他。

最新小說: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