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除了陳霸先本人在歷史上乃是開國皇帝外,其麾下如今的太子—陳蒨和丞相—孫權在歷史上也都是皇帝。
南梁承聖四年555年),陳蒨幫助陳霸先擊敗杜龕,被梁敬帝封為將軍、太守,掌管會稽等十個郡的軍事。
南陳永定三年559年),陳蒨即皇帝位,次年改年號為天嘉。
即位後,陳蒨平定王琳的叛亂,收復江州、郢州,從而解決了長江中上游的一大威脅。
隨後陸續消滅南梁其餘割據勢力,使江南地區再次統一。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二十七日,陳蒨逝世,葬於永寧陵,廟號世祖,諡號文皇帝。
陳蒨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恢復江南經濟。
此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強盛,史稱“天嘉治世”。
政治上:
陳蒨透過剷除權臣、扶持宗室等手段加強皇權。如賜死功臣侯安都;派始興王陳伯茂任東揚州刺史;派鄱陽王陳伯山任吳郡太守、南徐州刺史等職;派晉安王陳伯恭為吳郡太守。
同時,陳蒨重用廉吏能臣,徐陵彈劾安成王陳頊和直兵鮑僧睿,都得到了陳蒨的支援。
陳蒨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對投降來的將領都予以重用。如對待王琳的同黨,他下令:“皆赦之,隨材銓敘按照才能予以任用)。”
陳蒨在位期間官僚隊伍穩定,吏治清明。
經濟上:
陳蒨上位後恢復生產,擴充國庫。
但由於連年征戰,再加上豪門地主隱瞞了大量人口,造成朝廷直接掌握的勞動力大為減少。
天嘉元年560年),陳蒨下詔實施土斷法,整理戶籍。
天嘉二年561年)十二月,下令設立海鹽賦和官府專賣酒等制度,增加國庫收入。
軍事上:
陳蒨派兵與北周作戰收復湘州、武陵等地後,對國內地方割據實行拉攏和武力討伐相結合的政策。
王琳被平定後,陳蒨徵召割據勢力入朝為官,或者將其派往其他地方,透過高官厚祿使他們服從中央。
對於拒絕接受中央管控的勢力,陳蒨則採取武力討伐的方式解決。
在平叛將領方面,陳蒨採取“利用割據攻打割據”的方式。如熊曇朗叛亂時,陳蒨派周迪平叛。周迪叛亂時,又派親信吳明徹督黃法氍、周敷平叛。
外交上:
陳蒨與北齊、北周保持睦鄰友好的關係,極力改善了南陳的外部環境,陳蒨也得以將全部精力放到平定國內割據勢力上。
由於局勢日漸穩定,南陳不僅與北齊、北周交往密切,更加強了與周邊國家的聯絡,許多國家開始向南陳進貢、接受冊封。
………
孫權早年跟隨兄長孫策平定江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遺命孫權繼承其職位。
孫權在張昭、張紘、周瑜、程普等人的輔佐下,統治江東,招賢納士,鎮撫山越,多次率兵擊退曹操大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