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就靜靜地等著吳軍列陣,一動不動,因此場面顯得十分詭異。
直到吳軍列陣完畢,叛軍這才緩緩向前,隨即雙方弓箭手開始互射!
“嗖嗖嗖!”
一時間,兩軍箭矢紛飛,不斷地有人中箭倒下。
由於叛軍人多,乃是此時前軍的兩倍有餘,因此弓箭手的數量也多。
很快,前軍就落入了下風,直到雙方開始短兵相接。
“殺!”
雙方終於碰上了,隨即廝殺一處,場面也頓時失控。
短兵相接之下,吳軍戰鬥力更強的優勢得以體現,哪怕他們人少也不落下風!
與此同時,吳軍艦隊的中軍終於到來,隨即便放下了無數走舸!
每艘樓船攜帶四條走舸,艨艟、鬥艦各攜帶兩條,整支中軍艦隊共有四百四十條走舸!
每條走舸可乘坐十人,這就意味著一個批次就能運送四千四百人登岸,頂多五個批次之後中軍便能全部上岸!
“殺鴨!”
眼看著前軍艦隊已經靠岸,艦船上面空無一人,水寨中卻又是喊殺聲震天動地。
中軍這邊傻子都知道,此時前軍已經登陸成功,並與叛軍在水寨內爆發了大戰。
因此,在走舸下水之後,第一批嘗試進行登陸的中軍將士們全都奮力地划著船槳。
一時間,水寨前隔著前軍艦船的江面上,四百四十條走舸一齊前進!
中軍將士們紛紛喊著口號,一起划槳,動作整齊劃一,一看就是訓練有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便是一年來,吳軍為此作的準備,為了這一戰吳軍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單單在出戰前的一個月裡,我和魯肅便在西陵為了此戰,在沙盤上推演了無數次。
在我們的計劃中,登陸作戰一定是殘酷的,傷亡也一定是很大的!
果不其然,戰事的進展也沒有超出我們的意料,整個前軍艦隊損失過半!
並且江陵、烏林的叛軍也果然都來支援了,水寨內喊殺聲震天動地,一聽就知道最少有三萬人在廝殺。
按照魯肅的預估,這一定是江陵、烏林的叛軍趕到了,否則哪來這麼大的動靜!
因此,眼看著中軍將士們乘坐走舸開始登陸,魯肅依舊是面無表情的。
這就叫作大將風度,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絕不為任何事態而動搖!
何況魯肅料定,此時烏林那邊,呂蒙也肯定帶著所部開始登陸了。
只要等主公帶著三千騎兵殺到,屆時這裡的叛軍定然全軍覆沒,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拖”!
很快,第一批中軍登陸部隊成功登陸,四千生力軍支援前軍而去。
四百人再一次划著走舸而回,接下來便是第二批、第三批,直到中軍全部登陸完畢!
可就在這時意外出現了,只見西邊不遠處的江面上,一支百餘艘艦船組成的艦隊橫空出現!
上面赫然掛著“韋”字旗號,居然是一年前叛軍水師的漏網之魚,乃是韋放率軍從夷陵遠道而來支援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