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內,兩軍廝殺,戰事可謂是慘烈至極。
其中,一方人多,叛軍尚有兩萬之眾。
一方人少,吳軍的前軍部隊只剩下大約八千之眾了,雙方的人數差距達到了近三倍!
然而吳軍的戰鬥意志卻是極高的,作為精銳之師,他們甚至可以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尤其是徐盛、朱桓二將,他們從軍多年,但卻極少有上陣廝殺的機會。
這使得他們對於戰功的渴望比其他任何將領都要更加地強烈,今日便是他們二人的機會,只要贏得此戰便能擁有一切!
“弟兄們堅持住,援軍即刻抵達,殺鴨!”戰鬥中,二將不斷地鼓舞著士氣。
其實不用他們兩說的,他們作為前軍,將士們自然知道後面還有中軍和後軍!
此次作為前軍,他們負責掃清大部隊登陸所將遇到的一切障礙,自然也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可不管怎麼樣,他們於此戰中所獲得的軍功都不是其他部隊可以比擬的,這就是作為前軍的好處!
戰至此時,眼看著中軍的增援部隊就快到了,前軍將士們果然士氣大振!
一方面是援軍給他們帶來了信心,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在援軍抵達前再多殺幾個叛軍,如此才能獲得更高的軍功!
“殺鴨!”
前軍將士們勇猛無敵,戰鬥意志十分頑強,這使得他們在人數少的劣勢下卻能絲毫不落下風。
另一邊的韋睿作為主帥卻親臨戰陣,他看著廝殺的雙方,不禁緊鎖著眉頭。
這一年來,叛軍在韋睿的手裡被調教的越發精銳了,韋睿原以為就算不如吳軍,但也不會相差太多。
然而事實證明了,雙方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這絕不僅僅只是雙方將領的差距!
韋睿自詡為名將,同時他也自信他已經做的夠好了,可雙方的差距還是大。
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雙方的差距絕不在將領方面,而是體現在其他方面!
吳軍的背後有一個半州,一千多萬百姓在支撐,人多就意味著國力強。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國力強、人口多就意味著可以有最好的兵員,更好的裝備!
反觀他們的兵員只是叛軍,南郡的良家子自然是不願意事賊的,單單雙方的兵員素質就差了不少了。
若是再考慮政治、制度等等方面,那雙方的差異就更大了,畢竟人家吳軍將士可是前途無量。
反觀叛軍有何前途?
無外乎一次次擊退吳軍進攻,日後再加入劉裕一方,僅此而已。
想到這裡,韋睿也就釋懷了,既然雙方的戰鬥力本就不對等,那也就該輪到他發揮了。
然而就在這時,吳軍中軍的第一批增援部隊殺到,甫一到達戰場,立馬就投入了戰鬥。
吳軍有了生力軍的支援,人數也很快過萬,反觀叛軍的人數已經不足兩萬了。
原本雙方還有個2.5倍的兵力差,直到現在吳軍的增援殺到,雙方的兵力差就連兩倍也沒有了。
看到這一幕,韋睿心知接下來吳軍的增援部隊還會越來越多,對於他們來說局勢也只會越來越糟糕!
然而韋睿對此早有準備,別以為他沒有後手了,韋睿早就算到了方方面面!
如若不然,韋睿如何能在歷史上被稱為“南朝第一名將”?現在又怎麼做劉裕麾下的第一大將?
“傳我將令,放火!”韋睿對身旁的次子—韋正說道。
原本韋正站在父親的身後,推著輪椅,並指揮左翼大軍。
眼看著局勢越發不利,韋正心急如焚,此時聽了父親的話,韋正卻是高興壞了。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