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那些堅定的《赤壁》支持者,此時也有些說不出話來。
還有吳語生,他自然是勃然大怒,他完全不明白,米國媒體怎麼會有這些訊息?
畢竟在米國待過幾年,對於米國人他還是有些瞭解的,尤其是好萊塢的人,向來是無利不起早,而且以自己為中心。
米國媒體輕易不會關注國外電影,就算是,也不至於這麼清一色的詆譭。
更重要的,怎麼就盯上他了。
“這些媒體,不過是米國的野雞報紙,向來喜歡散播謠言,詆譭公眾人物。
而且,《赤壁》還未在米國上映,這些話根本就是胡說八道。”
……
只可惜,對於吳語生的辯解,普通觀眾壓根沒聽進去,人總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
只能說,吳語生憑藉著好萊塢導演的身份拿下投資,如今也被好萊塢媒體反噬。
宣傳還在繼續,只不過路演稍稍有所放緩,實在是有些吃不消。
他又不是吳晶,為了個路演,能夠持續跑一個月,簡直要了命了。
第二週到來,繼首周票房破億之後,《華國合夥人》票房再次破億,報收1.1億。
至於《赤壁》,雖然票房還在支撐著,卻沒能破億,兩週時間,甚至票房不足2億。
相較於《赤壁》的投資而言,這個成績已經算得上失敗,就算亞洲地區相繼上映,回本也有些困難了。
國外上映,在電影分成上必然受制,哪怕rb、韓國的票房不錯,可有多少能分到製作方?
為什麼說好萊塢六大強盛,不只是因為電影製作能力,還有遍佈全球的發行能力。
電影發行才是最賺錢的。
來到第三週,《華國合夥人》的票房有所滑落,不過三週總票房高達3.2億。
距離電影票房歷史記錄的保持者《泰坦尼克號》,不過4000萬。
4000萬雖然有點多,《華國合夥人》已經拿到延期密匙,打破紀錄已不成問題。
“《華國合夥人》要打破《泰坦尼克號》記錄了,影史冠軍啊!”
“呵呵,一群人意淫的電影,拿什麼和《泰坦尼克號》比?”
“《泰坦尼克號》再好,那也是外國人的東西,咱們的影視冠軍,自然要屬於華國人。”
“華國電影和好萊塢差了一百年,要不是各種封鎖,國內電影壓根沒人看。”
“我說你,這麼崇米,那去當米國人啊!”
“這人啊就是賤,也不看看米國人怎麼對待華裔。”
……
在第四周來臨的時候,《華國合夥人》的排片只剩下8,票房卻有所提升,當日200萬。
不只是週一,連續幾天時間,票房最低的一天都超過了100萬,在第四個週末的時候,更是高達400萬。
9月底的時候,《華國合夥人》總票房超過3.6億,不僅打破了周明的國內票房記錄,同時也打破了影視票房記錄。
“《華國合夥人》奪下影視票房冠軍!”
就在今天,這樣一則訊息迅速發酵,不只是娛樂圈,甚至整個社會都在討論。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