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很無奈,可現實就是如此,由於國人不自信,崇洋媚外的風氣尤甚,導致了這種情況。
大衛安排的不錯,雖然沒有頂尖報紙報道,卻也鬧出不小的動靜。
畢竟吳語生曾經闖蕩過好萊塢,指導過a級製作,也算是有些名氣的大導演。
“震驚!狼狽離開好萊塢的吳語生,為何能夠再次指導大製作?”
“《赤壁》,一部稱不上合格的小場面史詩電影。”
“吳的史詩大片,看起來有些像一場街頭槍戰。”
……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米國媒體的娛樂版,都有類似的新聞出現。
而國內媒體,也第一時間轉載,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從紙質媒體到網路媒體。
所有人都看到,被無數影評人稱讚的《赤壁》,在國外媒體看來,是不合格的。
缺少了史詩大片的滄桑與厚重,被輪番拉出來與經典史詩大片對比。
比如說《角鬥士》,比如說《斯巴達三百勇士》,結果自然是輪番鞭屍。
原本被一眾影評人吹捧,觀眾對於《赤壁》還有些好奇,如今卻是打了退堂鼓。
再加上電影本身的口碑在滑落,這個時候,理智的人自然不會再受到影評人的忽悠。
看著新聞,周明笑了笑,沒有說話,雖然手段有些卑鄙,不過也沒什麼。
他不是聖母,不可能在被人攻擊之後,還能做到以德報怨。
更何況,這些評價合情合理,總好過一水的影評人在忽悠觀眾。
“周明,《赤壁》的口碑這下慘了,你說咱們票房,是不是還能更好?”
其實鄧潮是想問能否打破國內歷史票房記錄的,卻硬生生沒敢開口。
《華國合夥人》的首周票房大爆發,隱隱有些劍指歷史票房記錄的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那個時候,《赤壁》的票房也不差,首週六天的票房,比《華國合夥人》還要高。
那個時候,雖然也有些想法,可包括鄧潮在內的人,都有些不敢想。
如今,《赤壁》的票房再次崩塌,更是被外國媒體鞭屍,結果不言而喻。
算來算去,獲得最大好處的,自然是《華國合夥人》,這一切未免太巧合了。
“周明,你說這米國媒體,怎麼突然報道起《赤壁》來了?”
周明自然不可能承認,只是笑道:“畢竟是國際大導演,自然有外國媒體關注。”
“可是也不用一直黑吳語生啊!”
說實話,鄧潮已經有些懷疑,這事是不是周明安排的。
唯一讓他不確定的是,周明哪來這麼大的能量,竟然可以指揮米國媒體?
周明笑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吳語生在好萊塢混過,誰知道有沒有得罪人?
而且,當初米高揚差點被他搞破產,你以為沒人懷恨在心?”
訊息迅速在網路上發酵,尤其是周明的粉絲,終於揚眉吐氣一把。
“看到了沒?人家老外對吳語生的定義,失敗者!”
“說實話,能把一個公司搞的差點破產,吳語生也是有一手的。”
“沒錯,全國那麼電影需要投資,偏偏就給了《赤壁》,投資其他電影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