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時分,依舊沒有達成任何的實際性協議,但是雙方的諸多條件已經是各有讓步。
如果說之前雙方的分歧是百分之百的話,那麼現在就只剩下百分之九十九了……
別笑,能夠讓陸海軍各自退步百分之零點五的好處,那已經是這一次會議的巨大成功了。
陸海軍多年來矛盾越來越深,想要讓他們各自退步可不是容易的事。
既然有了開頭的這百分之一,那麼接下來就比較好談了。
連續幾天,陸海軍聯合會議上,雙方已經是就部分分歧達成了協議。
有意思的是,白天的時候,雙方高層開聯合會議,而到了傍晚的時候,陸海軍內部各自開會商討得失對策。
這慢慢談著,又是磨蹭了半個月後,總算是就沿海內河湖泊地區的責權簡單劃分了下來。
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陸軍承諾將不會再謀求擴大海上運輸師的規模,只是維持現有的規模,並且全面停止建造單艦排水量超過一千噸的遠洋戰艦,嗯,已經動工的兩艘兩千五百多噸的‘陸軍海上快速武裝戰車’,將會移交給海軍方面,和海軍交換小噸位的內河戰艦。
既然限制了陸軍,那麼海軍那邊自然也是會有所限制,要不然陸軍怎麼會同意!
首先,海軍將會承諾不會謀求對海軍陸戰隊的規模進行擴充,將會維持在現有的兩萬五千人的陸戰隊總規模。
同時停止大規模建造排水量在兩百噸以下的內河戰艦,甚至還會把一大堆現役的小噸位內河戰艦直接移交給陸軍部隊,支援陸軍部隊組建若干江河師團。
其實,海軍和陸軍最大的矛盾,並不是什麼內河戰艦,而是陸軍海上運輸師以及海軍陸戰隊,因為這些問題,陸海軍數十年如一日,天天吵架……
當然了,順手也是解決了沿海江湖的責權劃分問題。
具體怎麼劃分?
根據陸海軍雙方在這方面達成的協議,大部分河流、湖泊的日常巡邏、小規模對陸支援等任務,將會全面移交給陸軍江湖巡邏艇部隊。
之所以說是大部分,那就是說不是全部。
大型河流,尤其是可以通航大噸位船隻的大型河流乾流、規模較大的湖泊依舊可以保留海軍內河艦隊,比如長江下游、珠江下游、西海里海)、頓河下游、伏加爾河下游、恆河下游等等。
總體上來說就是海軍負責近海、幹流、大型湖泊的封鎖、對陸支援等任務。
陸軍負責小型河流、湖泊地形等區域的巡邏、對陸火力支援等任務。
其實這個對陸支援任務,其實大部分時候陸軍自身的內河炮艦或者野戰炮部隊就能搞定,就算是自身搞不定,他們寧願等一等,拖一拖,除非是萬不得已的情況,那是絕對不會找到海軍請求艦炮支援的。
陸軍丟不起那臉!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