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聯盟混跡多年的球員,奧多姆是一個玩咖,來芝加哥不會錯過去夜店玩的機會。
“不了,我好累,你去吧。”李銳搖頭拒絕道。
都凌晨4點了,李銳沒心思出去玩。
他不是不喜歡玩,而是知道剋制,他現在跟奧多姆這些地位穩固的球員不一樣,被禪師知道的話,容易地位不保。
等以後自己地位穩固再來浪也不遲。
“菜鳥,要學會勞逸結合嘛。”奧多姆拍了拍李銳肩膀,語重心長道。
“嗯,下次吧。”李銳臉露疲相,再次搖頭拒絕。
奧多姆有些遺憾的離開。
......
《洛杉磯時報》——“60順位次輪秀繼續展現瘋狂,單場投進8記三分助力湖人斬小牛!”
《達拉斯晨報》——“達拉斯小牛客場遭遇失利,中國新秀李銳上演瘋狂一戰,爆發轟下28分!”
《體壇畫報》——“從次輪秀到英雄:李銳上演中國童話之旅!”
《華盛頓郵報》——“黃面板的希望之光,李銳球衣在一週內暴漲!”
其中《體育畫報》的內容寫道:“李銳兩場逆襲不僅是體育界的奇蹟,更是年輕人對夢想的當代演繹——一個被忽視的邊緣人,透過堅韌與機遇改寫命運....”
“李銳的成功對於很多亞洲籃球運動員來說就像一盞明燈,帶來希望,激勵著他們在籃球領域追求夢想,突破偏見與限制。”
這些報紙的整體報道都在強調李銳在中美兩國引起的積極鼓舞作用,越來越多華裔開始關注李銳。
至於科比的40+10?
那不是很正常嗎?
等哪天科比拿到十來分的時候再來給他頭條。
媒體們對新秀的爆發顯然更有興趣。
國內虎撲,球迷們轉載了美國當地對於李銳的報道。
“李銳這是要揚名NBA了。”
“新秀單場8記三分,想不出名都不行。”
“好瘋狂!”
“哈哈,下一場比賽李銳可能打首發了。”
“李銳是努力逆襲的球員典範,我很佩服他。”
“我為以前嘲笑過李大帝道歉,他的努力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
“李銳為這一手精準投籃肯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一直在等待證明自己的機會。”
“我在一幀一幀看李銳的8記三分,看完之後,只能說句,李銳牛逼!”
球迷們在論壇中持續發帖討論著李銳造成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