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來之後,李銳的心情不錯,他用手機那不太快的2G網路看到了全美鋪天蓋地的那些新聞報道。
別的不說,《體壇畫報》這些記者寫內容質量挺高,價值觀很正確。
這些針對自己膚色跟逆襲引發的輿論熱潮讓李銳想到前世的一個球員。
林書豪!
當初這傢伙在紐約引發了“林瘋狂”。
按照這樣的節奏下去,那他就是“李瘋狂”?
畢竟洛杉磯的媒體造勢能力可不比紐約媒體差。
在科比身邊打球得到的曝光度非常可怕。
林瘋狂當時給林書豪帶來了巨大的名氣提升,幫他接到了很多代言,並且順利在火箭得到一份不錯的合同。
李銳肯定也希望能夠復刻林書豪得到這種經歷,成名快等於撈金快,對他百利而無一害。
想到代言這玩意,李銳就覺得心情糟糕了起來。
他在進入NBA之前籤的經紀人是丹費根。
沒錯,就是那位前世中國球迷熟知的阿聯美方經紀人。
費根看中李銳背後的中國市場跟他簽約。
費根的團隊為他制定“大城市優先”的選秀策略,希望他加盟洛杉磯或者金州這些華人聚集的球隊,以提升商業價值,一通複雜的運作之後,李銳確實在60順位被湖人選中。
被選中之後的李銳在國內名聲大振,本來是接洽國內代言(撈金)的好時候,但丹費根待價而沽,給國內廠商開了一個高價,嚇退了不少廠商。
就算沒被嚇退的,他們也開始觀察李銳。
但李銳經不住觀察啊,第一下沒忽悠到後面就麻煩了。
這個順位沒有被湖人重視,在跟湖人簽下非保障合同之後,為了讓李銳得到上場機會,丹費根又在場外搞一些輿論給湖人管理層進行極限施壓,他希望禪師能夠確保李銳的登場時間,至少每一場比賽20分鐘。
結果禪師什麼人?
什麼風浪沒見過?
壓根不鳥丹費根極限施壓這一套,反倒是將李銳跟管理層關係搞的有點僵,禪師根據球隊實際需要將李銳DNP。
李銳前期自身的實力不濟導致丹費根沒有任何跟禪師、代言廠商談判的籌碼。
丹費根逐漸對李銳進入湖人之後的表現失望,他就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球員身上,選擇性放棄了李銳。
這也導致後面李銳身上一份商業代言都沒有確定下來。
時間久了,似乎原身也感受到自己不被丹費根重視,原身李銳在一個月之前就將丹費根給炒掉了,所以現在的李銳並沒有經紀人合約跟代言合同在身上。
“傻逼,可以用NBA球員身份去國內撈金呀。”
“籤一兩個都行,幹嘛一個都不籤。”
“唯一做正確的事就是及時幹掉了這個經紀人。”
李銳吐槽一下原身跟丹費根的各種騷操作,原身就是對於自身商業開發太不關心了。
導致被費根完全主導,也讓他現在變得很窮。
銀行卡里就2203美金,每個月工資要去還學費貸,交房租,壓力大的一筆。
李銳現在的想法來看,其實原身就算再水,他也是NBA球員,國內後衛獨苗。
有這樣的身份在國內很吃香,搞幾個國內小代言改善下生活很輕鬆,讓他本來可以不用過的這麼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