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是不可能給旁支或者庶子做的,如果沒有嫡子,說不定朝廷就把郡守一職順理成章的收了回去。再另外派其他的官員過來,那可就說不定是個什麼樣兒了!
所以當鄺世榮的夫人為他生了一對龍鳳胎的時候,整個南郡歡慶了三天。
最關鍵的是,聽說那男孩兒是握珠而生,更讓全郡人都覺得是難得的吉兆,認為以後必定不是凡人,鄺世榮乾脆將男孩兒取名為鄺明珠,而女孩兒叫了鄺明玉。
鄺世榮對嫡子期望甚大,延請名師,他原先對政務倒沒什麼興趣,可自從鄺明珠識字以後,卻常常帶著他親自處理公務,即便與官員議事,也不離手,就放在自己腿上坐著。
等到了鄺明珠十八歲的時候,鄺世榮乾脆向當今聖上遞了表章,將郡守傳給了鄺明珠。
聽到這裡,商雪袖倒有些心內酸楚起來,同樣是做父親的,慶佑帝卻這樣對待太子殿下,相比之下,這位鄺明珠是多麼幸運!
小二還在興致勃勃的講著。
百姓們稱現在的這位鄺郡守為“南郡明珠”,卻不只因為他名為明珠,也不是因為他是一郡之首,而是其人生的也俊美非凡,面如傅粉,唇如塗朱,如同夜裡明珠,華光灼灼!
每次鄺郡守不出行則以,一出行都是萬眾圍觀,喊破無數閨閣少女們鶯鶯嚦嚦的嗓子。
這樣的人物,難怪百姓們要引以為傲,以“明珠”稱之,在他們心裡,這位鄺郡守可算得上是南郡至寶了。
商雪袖朝著“活夢梅”促狹的一笑,才道:“多謝小二了,你快下去傳菜吧。”
“活夢梅”也笑了起來,道:“能得百姓這樣稱呼,的確人望不錯。”
“人家長得也好啊!”商雪袖道:“不知道和我們梅哥兒比起來,哪個更俊美?”
“活夢梅”便“啐”了一聲,道:“聽那小二說明珠還沒有郡守夫人,我們接下來肯定要一路前往雲水,你小心被人搶了去。”說完兩個人咯咯笑成一團兒。
吃了晚飯,“明珠”什麼的早已被商雪袖拋在了腦後,她和“活夢梅”到了清韻戲樓前面兒,管頭兒已經在那等著了,身邊還站著一個不認識的中年男子。
管頭兒看到她們倆過來了,便對旁邊的人道:“李班主,這是我們新音社的商班主。”
商雪袖自從上次離了霍都北到上京,就再也不肯偷偷摸摸的進人家的戲班子去看戲,固然是因為萬一被看破,屬實尷尬,更多的則是她已是明劇宗師,尋常的戲班子想請她指點一場都不易請到,自是再不必隱藏形跡。
所以這次她也是坦然的讓管頭兒過來下帖,問能不能過來賞戲。
數個月前在霍都的那場曲部盛事幾乎已經傳遍了天下!霍都連唱了數十天的戲,誰不知道鄔奇弦和餘夢餘改了腔?
鄔奇弦是乾脆就進了新音社,餘夢餘則是從自己班子裡開始改調,還和商雪袖合作了一出《一捧雪》!
明劇風頭之健,無可阻擋,這股風最先就刮到了霍都對岸的江陽城!
現在不知道新音社、不知道商雪袖的伶人可真是不多了,李班主急忙快步上來,謙恭的施了禮道:“微末小社,竟然能入得商班主的法眼,著實榮幸之至。”
商雪袖微笑著還禮道:“李班主太過客氣。我原先也是唱南腔的,因此十分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