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招來侯太監宣旨:"二皇子德才兼備,特封賢王,可開府別居。
"
此旨意明確,二皇子得以出宮拜師。
慶皇補充:"往後人際往來自行決斷。
"這暗含之意,即二皇子可結交朝臣。
慶皇早有意如此,且此舉亦合他所願——他正思索如何改善與蘇渝的關係,而二皇子拜師正是絕佳契機。
即便蘇渝不再任太子少師,也無礙,畢竟都是他的兒子。
二皇子聰慧,或勝太子一籌。
言畢,二皇子告退,滿心歡喜歸去。
廣信宮內,白紗幔隨風飄動,陰冷籠罩。
日頭正盛,宮門敞開。
門外可見四季植物:冬梅、夏蘭、青竹、雛菊。
一女子仿若十六歲少女般神態,臥於椅上。
聽宮女述說蘇渝入宮及離宮之事,初顯驚訝,旋即轉為激動:"蘇渝果然不負我望!"
竟敢行此大膽之舉,魄力十足,膽識非凡!
蘇渝能讓洪泗庠跪下,已是大宗師,這恐怕連皇帝都難以接受。
執棋者看似掌控一切,掀翻棋盤的人已悄然到來。
長公主聽罷宮女傳述的聖旨,冷笑一聲。
禮雲潛居然也會低頭,實在令人失望。
皇帝的趣味似乎也不如從前,倒是蘇渝愈發讓人捉摸不透。
"蘇渝授課結束了嗎?讓他來廣信宮,說是本宮邀請他。
"
宮女低聲回應:"蘇先生已離開,似是不再進宮授課。
據說他要創辦書院,二皇子也要前往學習。
"
長公主微蹙眉頭,眼底閃過一絲失落:"如此說來,他真的走了。
可惜沒能見上一面。
"
蘇渝兩次入宮,皆是匆匆而別。
她竟未曾看清他的模樣,實在遺憾。
創辦書院,意欲何為?莫非是為了招攬天下英才?
長公主輕撫額頭,指尖揉過之處泛起淺紅。
片刻後,她唇角揚起笑意:"婉兒的身體可有好轉?讓她也去那書院讀書吧。
"
待宮女離去,長公主獨坐沉思。
腦海中浮現出那位白衣先生的身影,卻始終無法清晰辨認。
這份模糊帶來的,不僅是疑惑,更是強烈的好奇。
不多時,她吩咐準備藥膳,準備去探望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