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以為能傲視群雄,睥睨天下。
故而,對於那些能助他一臂之力,共治天下的才俊或賢臣,
他大多抱有欣賞之情,且心懷惜才之意。
聰慧些,並無不妥。
其實,強大一些,也並無妨礙。
諸如宮典、燕小乙之輩,
他皆願委以重任。
因為他們再如何強大,也終究敵不過他。
對武人尚且如此,更不必說是一介書生。
此刻,慶皇對這位名叫蘇渝的年輕人,頗為賞識。
侍立於旁的侯公公,見慶皇望著名錄,嘴角微揚,他也跟著露出了笑容。
深知這位陛下是個愛才之人。
想必已有意讓蘇渝出任太子少師一職。
侯公公心中暗忖。
在這慶國之中,若要論誰最懂陛下心意,
想必除了鑑察院院長及幾位老臣之外,他也算得上一號人物。
慶皇輕啜一口茶水,目光忽地轉向身旁侍立的老太監。
“老東西,你笑什麼?”
侯公公瞥了慶皇一眼,低頭恭敬地笑道:“老奴見陛下心情愉悅。”
“陛下高興,老奴便不由自主地跟著高興,故而發笑。”
雖心知陛下是因發現了一位棟樑之才而喜悅,但心知肚明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有些時候,陛下的心思,需得揣摩透徹,卻又不可直言不諱。
侯公公深知,陛下喜愛聰明人。
但實則過於聰明,陛下卻未必能接受。
慶皇斜睨老太監一眼,笑罵道:
“你個老東西,就會拍馬屁。”
侯公公小心翼翼地陪著笑:“陛下所言極是。”
慶皇也不再理會他,轉而繼續批閱奏章。
蘇宅之內。
春闈之後,蘇渝之名,已然成為京都當下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一時風頭正勁。
而他近日卻鮮少外出鹹逛。
並非為了躲避風頭。
畢竟,關於他的種種議論,非但不是壞事,反倒是好事一樁。
之所以多留在家中,
是因為他步入肉身九重之境後,加之修煉元辰精神術,體內金丹加速消融,修為突飛猛進。
蘇渝能夠感知到,就在這幾日之內,他即將再進一步!
終於,就在這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