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即便這位青年急需銀兩。
聞吾此言,亦必再三思量。
於是,見蘇渝面上似有為難之色。
王啟年即刻挺身而出,輕拍蘇渝之肩。
一臉浩然正氣,言道……
“王某由衷敬佩蘇兄這等人物。”“亦真心願與蘇兄結誼。”
“同時,也盼好書能廣為人知。”“如此,蘇兄之困擾。”
“王某願為蘇兄分憂。”
“這些銅臭、汙名,王某願一力承擔。”蘇渝一笑,未予拆穿。
略作沉思後,仍舊搖頭。
“罷了,此舉不妥。”
“王某已深感麻煩,且蘇某亦無銀兩可付。”“不妥,甚是不妥。”
王啟年擺手示意。
“蘇兄此言,便是未將王某視為知己。”“如此,王某不需月俸。”
蘇渝挑眉以對。
不需月俸?
此乃妄言。
世間免費之物,往往最為昂貴。
他在等待王啟年後續之語。
王啟年心知,蘇渝之書一旦發售。
必將風靡京都,利潤豐厚。
自己提出不要月俸。
卻以利潤分紅代之,自是更為划算。
所求不多,三成足矣。
此書生年輕氣盛,涉世尚淺。
欲開店鋪,諸多事宜尚未籌備。
想必亦不知東家與掌櫃如何分利。
或許還覺三成已少,稍後還會多給。
於是,王啟年正欲繼續言及三分利之事。
蘇渝輕拍王啟年之肩。
“王兄,既如此義氣。”
“蘇某亦不能讓王兄白白出力。”
“雖書店尚未盈利,無銀兩可給。”“但日後盈利,每月奉上五十兩。”
“就此決定,王兄勿再推辭。”
“否則,蘇某親自打理店鋪。”王啟年聞言一愣。
自己所求,非五十兩也。
看來此書生不通行情。
但蘇渝已言至此。
若推辭或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