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開張,我得去湊個熱鬧。”
初聞此訊者,無不面露愕然,難以置信。
市場上的商販在叫賣間隙,停下手中的活計,亦加入了這場突如其來的熱議。
“聽說那醫館的小醫女自幼得名師指點。”“醫術高超,不知是否為虛言。”
一旁殺豬的屠夫接過話頭:“這事兒可非同小可。”
“若真有這等醫術精湛又樂於助人的大夫。”“咱們日後看病可就省心多了。”
平民百姓辛苦勞作所得,往往難以維繫生計,更遑論支付醫藥費用。
小病小痛,大多隻能咬牙硬撐,熬一熬就過去了。
聞言,一位路邊的老漢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但願此事屬實。”
“真有醫館願意為我們窮人治病。”求醫問藥,歷來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尋常人家尚且難以承受,更不用說富貴之家也有因病致貧的先例。
而京都的一些富紳聽聞此事,亦是驚愕不已。
這是開的什麼醫館,簡直就是慈善堂!
給那些窮人治病,分文不取。
這得有多大的家底,經得起這般消耗?
至於京城的貴族們,則較少在外頭議論此事。
因為他們已探知內幕,
這位六歲的小醫女,乃是司南伯府的掌上明珠,笵若若。
眾所周知,司南伯府隸屬戶部,掌管國庫。
於是,貴族圈子裡,
除了對這位笵府千金竟精通醫術感到好奇外,更多的是私下揣測:
司南伯府何以有如此雄厚的財力,供這位小姐揮霍?司南伯笵建,是否暗中囤積了大量財富?
其實,司南伯本人早已耳聞此事。
起初,笵思哲向他提及,他還當是玩笑。
直至若若證實了笵思哲所言,他才確信無疑。
就連蘇渝在與他把酒言歡時,也談到了此事。
計劃開設一間醫館,安排若若在其中擔任一段時間的大夫之職。
然而,他當時未能確切聽清具體的時間安排,誤以為是要等到若若年紀稍長一些。
未曾料到,醫館的籌備竟如此迅速。
不得不讚嘆,蘇渝外表溫文爾雅,行事卻是果斷高效。
對於這一提議,笵建表示了極大的支援。
若若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他深感欣慰。
加之蘇渝為人可靠,他既已決定如此,必是對若若有益的。
司南伯點頭應允,柳如玉自然也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