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搖搖頭,“楊家這邊沒有,辛家倒是有,可都隔著遠,對了京都有兩個,都已經嫁了人。”
楊芷嫁到夏家去了,而辛媛嫁給了張繼。
李山還是透過張繼跟楊萱搭上線的。
李石嘆口氣,喃喃道:“要是能攀個親戚就好了,咱們在京都沒有依仗……攀上親戚,行事要方便得多。”
李山絞盡腦汁想了想,“要想拉近關係,就只有春桃了。春桃是楊姑娘身邊的丫頭,如今已經脫了籍,還一直跟著伺候。楊姑娘還有兩個下人,也脫籍放出去,還給置辦了房子,現下打理楊姑娘的點心鋪子。”
李石頓時想起那管幹脆的聲音和利落的身影。
既然是丫頭出身,李山以後是要做官的,身份跟見識就不太合適了。
他打理庶務,倒不在乎這些,只要為人本分良善就行。
默一默,問道:“春桃多大年紀,『性』情怎麼樣?”
“十七八或者十八~九歲,『性』情挺爽快,不是扭扭捏捏的,”李山笑道:“你不用打她的主意,她還擔心你不是好人。”
將中午因席面而起的小小風波說了遍。
李石眸光一亮,唇角隨之彎了起來。
接下來幾日,李石隔三差五叫席面往椿樹衚衕送,甚至還買了剛綻開的玉蘭花,送楊萱一串,送春桃一串。
春桃將花掛在門邊,進進出出都帶著沁人的香味。
李石看過楊萱的草圖之後,跟劉管事商議,決定把這三十六畝地拿出二十畝蓋典房,其餘的蓋成三進宅院,剩下拐角處一塊地打算蓋間鋪子,開個雜貨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萱又將程峪並工部營繕司的主事引見給李石。
李石此次來京除去劉管事外,還帶了四個小廝和兩個伺候吃穿的婆子,小廝都是李石身邊得力的,不管跑腿還是做事都能支應起來。
李石見楊萱身邊沒人可用,便大包大攬地說:“楊姑娘若是放心,把修建典房的事情交給我,讓薛壯給我打個下手,一應花費我都會記好賬給姑娘過目。”
楊萱正也感到撓頭,她對蓋房子基本是一竅不通,而且工地也不適合她這個女孩子天天跑,既然李石這麼說,她樂得躲清閒,遂滿口答應了。
卻又囑咐薛壯,“李三爺年紀不大,經管了家中好幾間鋪子,你好生跟他學著,怎麼跟人打交道,怎麼跟人談價錢,以後早晚用得上。”
薛壯實誠但並不木訥,知道這是個學習的機會,要做好了以後肯定得楊萱重用,忙不迭地點頭,“好,好!”
二月底,蕭礪早先說定的木料和石料陸陸續續從大興、宛平等地運到小溝沿,堆了好幾垛。
李石擔心被人偷走,跟楊萱商量,打算出銀子僱幾個人,讓薛壯跟他的四個小廝輪流帶著守夜。
蕭礪得知,淡淡道:“不用。”
轉天,他領著七八名士兵身穿甲冑腰挎長刀,在地上釘了幾個木樁,繫上麻繩,將工料圍在裡頭,再往石垛上貼了張告示。
告示沒寫別的,只一個血紅的“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