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萱點點頭,謝過他,回到椿樹衚衕後,立刻告訴松枝,讓他得閒時去房產經紀那裡跑一跑。
殿試按期舉行,轉天便張榜公佈了名次,再過兩天,狀元郎帶著一、二甲的進士遊街慶賀。
及至月底,除去一甲三人及館選出來的八名庶吉士外,其餘進士盡都授官,另外有京官調往地方,又有地方官往京裡調,幾處要害衙門都進行了大換血。
這期間,正值楊修文週年忌日,楊萱給楊桂告了兩天假,帶他跟薛大勇回田莊給楊修文等人上墳。
楊萱問起楊芷是否來上過墳。
薛獵戶搖頭,“咱們這田莊都這百多人,大家都認識,要是來個生面孔,不用問,肯定能傳到我耳朵裡。大姑娘先前沒怎麼來過田莊,想要上墳,不請人帶著也找不到墓地,十有八~九是沒來。”
楊萱暗自嘆口氣,沒再多語,只宿過一宿便趕回京都。
回京時,照例是帶著半車柴火和一大筐瓜果菜蔬。
薛獵戶悄悄塞給楊萱一隻陶罐子,“前陣子打了幾隻兔子,把肉燉熟之後撕成小塊醬的,姑娘吃之前蒸一蒸,傳不出多大味兒……少爺跟大勇年歲小,多少得見點肉沫子。”
楊萱微微一笑,收了。
等晚飯時候,撈出兩塊細細地切成丁,拌在菜裡頭,果然聞不到肉味,吃起來卻比往常香。
一晃眼,百日國喪過去,京都百姓終於開了禁。
飲酒作樂的還不敢太猖狂,可集市上的肉攤子前面卻是圍滿了人。
春桃去得有點晚,上好的肥肉膘沒搶到,只買了條瘦肉並兩根大棒骨。
楊萱燉一盆大骨湯,將瘦肉與黃豆炸成肉醬,下了一大鍋面,打算吃炸醬麵。
李山是江西人,平常極少吃麵,要吃也只吃湯麵,還不成吃過這種面。
只是看著碗裡面條勻稱勁道,醬汁油汪汪香噴噴,裡面好幾塊大肉丁,而盤子裡堆得整整齊齊的菜碼,有翠綠的黃瓜絲,雪白的水蘿蔔絲,嫩黃的雞蛋絲,宛如一幅美不勝收的畫。
李山口舌生津,足足吃了三大碗還不解饞,只礙於臉面不好意思再盛,可投向楊萱的目光卻多了幾分異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個年紀不大的姑娘,生得嬌滴滴的,卻是能開鋪子,會打算盤,寫一筆好字做得一手好針線,竟然還有一手好廚藝。
而且家裡大大小小五六口人全是仰仗她生活。
真難為她能應付得來。
李山頓生仰慕之情,不由對楊萱的鋪子多關注了些。中午趁楊桂兩人歇晌之時,對楊萱道:“國喪既過,紙箋不能只賣那種素色的,倒不如另外刻些牡丹芙蓉等花卉,或者前人佳句印在紙箋上,屆時與食盒一道送往有司衚衕,想必能有人喜歡。”
李山所言並非空談。
才子向來多情,那些只懂聖賢書的呆子不在內,但凡喜歡詩詞歌賦,擅長琴棋書畫的,無一不愛流連青樓。
李山往常也時不時與同窗相約去有司衚衕玩樂,雖不至於眠花宿柳,但也結交了幾位紅顏知己,隔三差五就會書信往來,互相傳遞一些多情的詞句。
這種情話寫在大白紙上略嫌蒼白,可要旁邊點綴一株牡丹,兩對蝴蝶,可就旖旎多了。
楊萱聞言尚在猶豫,李山又自動請纓,“左右我閒著無事,這一兩天就能畫成,屆時姑娘看看,能用就用,不能就算了……只不知姑娘這裡是否有畫筆顏料?”
開春時,楊萱特意買過顏料,此時便尋了出來。
李山沒用太多,只調了出大紅與松綠兩種顏色,不大工夫,畫出一株盛開的牡丹。想一想,另外畫了朵半開的牡丹花,解釋道:“盛開的花瓣有深淺之分,花心需得另調黃色,若是畫半開的,只用紅色便可,而且輪廓簡單,更容易雕刻。”
楊萱讚歎不已,“先生畫技當真了得,寥寥數筆便將花之神~韻描繪出來,實在令人欽佩。”
李山笑道:“姑娘若是想學,幾時我教阿桂他們,姑娘可以一道。”
喜歡嬌娘斂財手冊請大家收藏:()嬌娘斂財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