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杏兒能學到本事開方治病,也算對得起祖先。如果學不了,多少認些藥草,有門手藝在,不會餓著。”
長念不在,他們夫妻要開店,不會再進山冒險。
不進山,就不會採藥,杏兒在他們身邊,只會白白浪費時間,不如讓杏兒去燕都,盼望她和長念、銀枝、銀雪一起,多少能學到些本事。
再有,她娘去燕都隨全貴哥他們生活,會比現在更快活些,人多熱鬧。
“怎麼會想到讓杏兒去燕都習醫?”六奶奶驚訝自己的女兒竟然有這種想法,之前還壓杏兒學針線活。
“這不是借三十的便利吧,能學多少,看杏兒自己,全貴哥都能接受銀雪進書院讀書,我應該接受女子也能習醫。哪怕將來像龐家村柳家女兒一樣,在村裡做名郞中,我亦滿足。”
龐家村柳家女兒,她跟隨她父親習醫,她父親走後,她承繼她父親衣缽,日子過得比普通人家好。
“到時再說吧。”六奶奶心中對女兒的提示心動不已,她捨不得長念四姐弟。
鐵全貴離開,挖春筍開始,全村異常的忙碌。
大家又覺得,其實什麼都沒有變。
山中村仍是山中村,豆子、雞蛋、酸菜鐵全貴一家照舊收,澆地仍然按之前的方式來算銅板,只是鐵全貴一家出遠門而已。
以前,長念姐弟亦經常不在家。
院門仍是天天開啟,有飯香,有狗叫,院裡的菜園子生機勃勃,牛、騾子仍在,瓜棚上的豆苗仍長得茂盛。
搬到燕都後,在太叔府幫忙下,鐵全貴他們花盡所有積蓄,在太叔府相鄰的地方買一宅三進宅子。
鐵全貴相中宅子後面有一塊三畝多,採光極好的荒地,鐵全貴想種菜,維持一家子的吃用。
只因他大閨女說過,她喜歡在院子中看生機勃勃的各種蔬菜,會感到活力滿滿。
買宅子時,他的首要條件,院子要大,採光要好,要有地方開墾出來種菜。
銀樹中規中矩和謝文川就讀離家不遠的恆心學府,謝良和謝谷去看過,覺得適合他們倆個讀,二人可以結伴步行上下學,不用人接送,可以自己往返。
來到燕都一段時間,兄妹倆隨太叔延坐馬車去皇宮吃過二頓肉,但對於兄妹倆的讀書,聖上一直沒有別的安排。
鐵全貴和孩子三位舅舅商量一翻,銀雪讀書的問題,得由他們自己來解決。
要送兄妹倆讀書,首先得讓兄妹倆同意去讀書,眾人誰說起讓兄妹倆去書院讀書,兄妹倆好幾天不理人,誰說,他們倆就惱誰,鬧彆扭。
沒辦法,勸說的任務最終落在長念頭上。
見兄妹倆抗拒讀書,長念沒有勸,沒有說,甚至任何關於讀書的事情都沒有提起,有時間就帶兄妹倆去太叔醫館幫忙整理藥材,曬藥,製藥,熟悉醫館運作。
太叔延仍然在靜養之中,在自己府中靜養,已經虧得徹底的身子要養起來,不是一二個月的事情,身體條件允許下,偶爾來看看長念他們。
長念小時候跟六爺爺學的本事,有了用武之地,兄妹倆跟在長念身邊打轉,幫忙。
三姐弟的午膳是在醫館的食堂裡吃,大鍋飯,上到掌櫃,下到藥童全在醫館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