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到有期限,面上有委屈也是淡淡的鬱悶。
心說,自己以後榮登大寶後,難道你也不鳥我嗎?
易峰並不知道李承乾心中所想,否則定會叫牢頭開門,就在牢裡狠狠的揍這小子一頓。
“吾若為帝,必肆吾欲,若有臣下諫,遂殺之,殺五百,豈不定。”
這就是史書上記載,李承乾在當太子時說的混賬話。
可見眼前的小子也不是好鳥。
趕走李承乾,易峰迴到自己的榻上躺屍。
“於致寧死的不虧,陰弘智?早就該死了,至於權萬紀,唉!這老頭其實還挺冤。”
喃喃自語了兩句,突然一骨碌起身,對著空氣道:
“態度,知道什麼叫態度嗎?讓他們知道,跟皇子走得近的都沒好下場。”
…………
張亮自從被髮配後,他的府邸就空了出來。
當時他豢養假子無數,所以相較其他國公,他的宅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但現今缺人打理,已呈破敗。
百騎司原本就居無定所,此處閒置後,洪城就將此處作為百騎司新的踞點。
洪城雖只是百騎司首領,但他同樣效防那些勳貴,搞了兩三個智囊在身邊。
“兩位先生,陛下已有嚴令,若再有大臣重傷,某就要被髮配了,不知兩位先生可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兩個先生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驚恐。
他們的身份本就見不得光,兼且他們是為百騎司出謀,知道的太多了,若洪城發配,他們就連隨行的資格都沒有,最好的結局就是被鴆殺。
“郎君,依在下看來,此事的癥結或還在燕國公的身上。”
“哦,你倆不知,前兩日燕國公已被陛下抓進了大理寺,說是他所為不妥吧。”
洪城心中隱隱覺得對方說的對,但他需要更詳實的解釋,來堅定心中的想法。
“郎君,在下說是燕國公其因有三,一是燕國公未回朝時,國朝可一向安穩;
其二,郎君不妨想想,你的前任是為何被放逐的;
其三,燕國公何等精明人,在陛下面前他會不知何話能說,何話不能說?既然知曉,他還說這些,依在下看來,他就是避嫌。”
洪城哀嘆一聲,他知道眼前這位說的是事實。
易峰就是個害人精,害了言松,現在又輪到老子了。
“你說說他回來幹嘛?”
說完,就邁步走了。
他要去求易峰啊!
讓他更鬱悶的是,易峰似乎算準他要來,居然不見他。
按說大理寺的大牢對於百騎司來講,進出隨意,但今天就怪了,在門口就被攔了下來。
幾十個牢役跪在地下,不停的磕頭,讓洪城放過他,為此事還驚動了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