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54章 囚籠(中)

第854章 囚籠(中) (第2/3頁)

推薦閱讀:

主要是現在宋軍將興州圍得水洩不通,又於靈州修造了大大小小的船隻,大船是用來裝載貨物的,小船則是用來巡邏黃河的,河東河西音訊皆無。他們無法得知遼國是否出了兵,不過瘋狂的小梁氏仍然堅持反抗。梁乙逋無輒,便派出幾撥斥候,向城外潛去,然而沒有一個成功的。

可是這批逃回來的戰俘數量不少,足足有一百多人,訊息便散發出去了。

接著他們又發現一件事,興州城離漢源渠還有一段距離,但離唐來渠很近,就挨著唐來渠,包括護城河也是從唐來渠引過來的。但現在唐來渠水位線慢慢地降了下去。

即便上游圍堤完全合攏,也不可能截斷所有水流,有地下水源,還有各小支流的水源,加上與下游的水位懸差不大,水流緩慢等因素,因此水位線下降比較慢。然而這就代表著一個訊號。

同時他們又看到宋軍大營繼續有官兵在用筏木編制一些小木筏,於是終於引起了更多的軍民產生恐慌。

而且宋軍用火力催毀了許多民舍,當時正打著,一個個眼紅了,不要命了,可是宋軍卻停止了進攻,整整三十多天,就在搞這些古怪的工程,這口氣也就鬆了下去。

然後他們就感到了生活的“艱辛”,缺衣少食,生活在一片瓦礫中,如果能守住城還好一點,可問題未必能守得住,指望遼國,可是遼軍這麼久了,也未看到一個影子過來,許多人氣沮了。

再加上這種恐慌,若是能僥倖守住城池,那就繼續守吧。關健是不久城池註定失守,不僅失守,洪水還會衝進城來。

先是許多百姓帶著行李向高處避難,但高處就那麼多,於是陸續發生了衝突。衝突越來越大,不知是誰先引起的,導致大批夏兵譁變,要求開啟城門,主動投降,至少不會被水淹死吧。

梁乙逋派兵鎮壓,興州到現在還能守住,是上下一心,這才在一個月前,宋軍那天那麼猛烈攻城中,依然守住城池不失。可現在自己人殺自己人了,大部分低階將領帶著手下,抵抗梁乙逋的鎮壓。

僅是半天時間不到,從城裡到城頭上,兩方都開始了激烈戰鬥。

王巨看到了,機會難得啊,也別淹了,下令三軍立即攻城。這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沒辦法守城了,宋軍順利地登上城頭,擊斃了一些還在反抗的夏軍將士,開啟城門,三軍殺進城中。

王巨於第二天釋放戰俘,宣佈了相關的政策,安定人心。不過對於西夏一些激進的貴族,還有梁氏一家,以及相關的宗室,一個也沒有放過。王巨讓士兵將他們全部押到河西,就在一片沙漠上將他們全部處死,埋在黃沙裡。

西夏終於走向了滅亡,可能這一戰花費許多。

但賬得看怎麼算了,沒有了西夏危害,宋朝不用分心於西北,而是專心防禦北方,又能得到大量戰馬,組織大批騎兵,僅是這個軍事意義就非同小可。

還有相關的經濟賬,不說以後節約的軍費,就是一個青鹽之利,一年最少也為朝廷帶來兩百多萬貫的收益,原先這個收益也沒有完全進入西夏國庫,一部分為當地貴族所得,一部分為兩國私鹽商人所得,一部分還為一些胥吏收賄所得,現在這些收入能大多數借鹽務之手為朝廷得到了。

以及商貿之利,與阻卜那邊無關,主要是西域的商道重新開啟,這條商道在唐朝時唐朝受益不多,但在宋朝不同,宋朝已經制訂了完整的商稅制度,那麼商貿之利,一年也可以為朝廷得到百萬貫以上的利潤。

當然,宋朝還不能稱為將西夏全部收復下來,古長城那邊還控制在遼軍手中呢。

但後來朝廷聽到戰鬥經過,趙頊很不放心地寫了一份詔書詢問王巨,如果興州城中不內亂,王巨的水攻能否成功?

原來是西夏人的,怎麼折騰都行。但現在屬於宋朝了,趙頊擔心了。

王巨看到後哈哈一樂,然後回信,寫了詳細經過。

其實它是一場心理戰術,從一開始王巨就未想到過用水攻破興州。不過興州城中西夏軍民憋著一口氣,只要這口氣在,那怕沒有城牆,一時半會也結束不了戰鬥。

因此王巨想出這條計策,先讓西夏軍民鬆懈,宋軍不攻城了,生活又是如此的困難,讓城中的西夏軍民生活在煎熬中,再加上謠傳,人心必會從誓死一戰轉為恐慌。再刻意將那個水攻計劃傳給戰俘聽,戰俘逃進興州城。如果不是有意這樣的安排,不要說一百多名戰俘了,一個戰俘也逃不到城中。就象遼軍,也派了大批斥候潛到這邊打探,但一個斥候都沒有成功潛入到黃河河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能不能淹到興州城,也許能淹到吧,但想沖垮興州的牆基是很困難的,於其擔心興州,還不如擔心京師,那段黃河才是真正的地上懸河。

而且那個簡易的堤岸能不能囤積巨大的洪水還是一個問號呢,之所以河水變淺了,乃是上游所有陡門關閉之故罷了。

但它是一個訊號,那就是未來朝廷不僅要注意詩賦經義,也要重視這些雜學小道,如果不是火藥,如何能動搖興州城牆,那麼以當時興州城中計程車氣,說不定得要數月之久才能將它拿下,而且會付出無數將士的生命。到時候三軍疲憊,又如何對付遼軍?

現在僅是黑火藥,一些粗陋的火炮,如果將來有更先進的利器呢?

…………

一支糧草隊伍陸續渡過黃河,然後進入金肅軍城,斡特剌雖然帶著大軍進入夏境,但因為用兵有點急,糧草攜帶得不多,因此後方還在山後數州繼續籌備糧草,況且斡特剌又向後方請求支援更多的糧草過來,不一定要運到前線,但先行擱在金肅城內,以防戰事時間拖長與惡化。

因此這段時間各州源源不斷地將糧草運過黃河,金肅城中的遼軍也沒有太注意,就在這時候,忽生變故……

河東路有一塊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府麟路,麟州、府州與豐州,真正屬於朝廷管轄的只有麟州,府州歸折家管,豐州歸王家管。下面則是屬於西夏的綏州。

所以有人說這片地區孤懸於海外,特別是豐州,頂在了最上角,真正孤懸於海外,由是被李元昊攻陷,導致宋朝一度想廢棄這三州。僥倖宋仁宗沒有同意,才使得宋朝沒有放棄這一重要門戶。

就在陝西節節慘敗之時,府麟路保衛戰卻煥發了截然不同的光彩,無論是折家軍,還是苗州知州苗繼宣,以及後來調撥過來的高繼宣,王凱,張岊,王吉等將,皆表現出色,數次擊敗兵力雄厚的夏軍,將李元昊打得抱頭鼠竄,慘敗而回。

朝廷這才漸漸恢復豐州編制。

不過因為忽裡堆之敗,豐州段的屈野河,濁輪川,麟州段的屈野河西岸,皆陸續被西夏侵佔。這種情況直到種諤開邊後,才得以改善,並且府麟路的官員也多次擊敗西夏人,順著黃河南下,開拓了數個堡砦,但還沒有真正與延州溝通,依然是一塊飛地。

最新小說: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